因为纯古风,与当前市场是有脱节的。
我先不说歌吧。
就说乐器。
国风一般运用的都是比如二胡,琵琶,笛子,古筝等传统乐器。
坦白说,现在的年轻人,你真的很难让他们单纯的喜欢这些乐器。
这一点,你从现在家长的音乐补习班也可见一斑。
学的最多的永远是钢琴,小提琴,或者手风琴,大提琴这一类的国外乐器。
有多少家长会让自家小孩学古筝,二胡等?
有肯定也有,而且数量也不会少。
但相比之下,前者的补习人数,肯定比后者要多得多。
这你认可吗?”
苏思妤再颔:“认可,事实就是这样,即便是我当初学音乐,我母亲给我报的第一个班也是钢琴课,后来我主动爱上传统乐器,我母亲才给我报了其他班。我不是说钢琴不好,但现实情况就是传统乐器在不断势弱。”
路晨点头:“这只是一部分原因。其实造成这一冲击的,无非还是国外音乐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我们就拿网Q会员榜举例,你看去年的前一百热歌。
其中三十六是欧美歌,日韩歌我记得没错,应该占了三十三,还是三十四。
相比之下,我们国内音乐也就三十多。
关键这三十多,其中接近99%,都是流行乐,光RnB情歌就占七成,国风我记得你有一上了榜单,民谣好像有一,说唱就算了。
可以说,榜单上几乎所有的歌,都是用的西洋音乐。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造成音乐培养方向进行偏向的核心因素。
毕竟家长们肯定是什么歌火,学什么乐器,这无可厚非。”
苏思妤听到这笑笑:“路晨老师,可现在会员榜单上全是你的歌啊。”
路晨闻言,笑的却似乎并没有很开心。
“对我而言,这当然是好事,但对整个内娱乐坛来说,也许就未必了。”
苏思妤笑容一僵。
“我说这么多,意思就一个。如果国风这种题材,想要重新焕时机,它就必须得跟着时代一起变化。《月光》是我的一次尝试,但……并不是一次纯粹的尝试。”
“《月光》还不是一次纯粹的尝试?”
“对,《月光》用了新编曲,新唱法,但还有一些比较欠缺的地方。”
“您指的欠缺的地方是?”
见苏思妤不解。
路晨却踌躇着,要不要进一步细说。
不过见对方求知欲满满的样子。
路晨放下茶杯,道:“行,那接下来,我跟你聊点我对国风方面的想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听到这话,苏思妤心脏瞬间加。
隐隐感觉路晨接下来的话,或许石破天惊!
只听路晨缓缓而又坚定道:“我认为国风未来的展,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情况。
先就是西洋乐和传统乐器的结合,从而完成的新国风编曲。
当然,光编曲肯定远远不够。
还得靠新唱法和浓郁的国风歌词。
因此,我把这种情况,大致归纳总结为一个理论。我称之为【三古三新写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