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镇地方不大人却不少,想在最好的地段买房不是一件易事。
不过袁铭也没打算买豪宅,温馨舒适出门方便一些就足够了。
买房的事倒是好解决,只要钱到位了,有牙人在,什么房子都能找得到。
袁铭真正担心的是曹氏。
曹氏心结未解,而且目前他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她,只能顺着她的意思。
上观村烧不了地龙,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取暖呢?
袁铭的思绪不断发散,在记忆深刻仔细翻找,没想到还真让他找到了办法。
盘炕!
炕是北方特有的,用黏土砌出中空的床就是炕,铺上厚厚的动物皮毛或者被子,在洞眼烧火将炕烧热,整个屋子里都热腾腾的。
上辈子袁铭当上丞相之后,去西北慰问三军之时见过这种东西,并且从本地工匠口中得知了大致制作方法。
当时那人告诉他,烧炕最重要的就是通风,要保暖就不能太通风,但是通风做不好又容易中煤毒,这很考验技术。
袁铭只是很久之前听过,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不敢擅自上手。
下课后,他去了青山书店。
赵掌柜知道东家看重袁铭,对他非常恭敬,看他就像看金疙瘩。
“袁公子怎么来了?”赵掌柜引着他进入休息室,亲自倒了杯茶。
袁铭道:“今天过来是想麻烦掌柜帮个忙。”
闻言,赵掌柜不仅没觉得不适,反而笑容更扩大了:“袁公子尽管说,王爷走之前特意吩咐过,只要是袁公子您的需要,什么都能满足。”
袁铭眉头微松,谢过了庸王的好意,然后说道:“我想请掌柜的帮我找一本书,记载北方各种工具奇器的书。”
见赵掌柜依然面露不解,袁铭道:“我想给村里的房子安上炕,但只是偶然在杂书中见过,不知道具体应该如何操作。”
“炕?袁公子说的是可以下面烧火的土床吗?”
袁铭点点头。
赵掌柜一拍手,惊喜道:“真是巧了,我有个远房亲戚就是北方人,这些年收成不好做起了货郎,现如今正在十方镇,我听他说起过炕,而且他就会造!”
袁铭眼睛一亮。
赵掌柜行事非常麻利,出去传了句话,不一会儿伙计就带着赵信来了。
袁铭对炕并不算了解,凭借前世的记忆问了几个问题,赵信一一对答如流,显然是真的自己做过。
“袁公子是我的贵人,你给他干活千万要擦亮眼睛,手脚麻利些,不可偷工减料。”临走前,赵掌柜对赵信耳提面命。
赵信连连点头。
下午袁铭还要回去上课,没时间回上观村,想了想,带着赵信来到了杨超的面馆。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饭店,面馆里只有几个人,杨涛和杨超两兄弟也在吃饭。
见到他,杨超站起来找了个招呼:“袁铭吃过饭了吗?我叫燕子给你们煮面。”
“吃过了,我来只是有件事想麻烦杨大哥。”袁铭看向了杨涛。
上观村。
袁铭家的院子里,曹氏、杨大礼、李清娥还有杨涛围坐在一起,屋里时不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1那边的屋子里。
李清娥回头,看向杨涛:“这人真是袁铭找来的?能做炕?”
杨涛点头:“是啊,袁铭亲自跟我说的。”
“炕是什么,你们听说过吗?”曹氏问道。
杨大礼夫妇齐齐摇头,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上观村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外面都有些什么。
“我知道。”杨涛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