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听人说,镇上来了个卖梨的,他们两个好像端着一碗黄豆出门换梨去了。”
韩三娘一听气得骂骂咧咧的就说要回家教训孩子,自己才一天不在家,这俩孩子就开始偷偷摸摸拿着家里的东西换吃的了,真是欠打!
宋声听到这,心神也跟着这故事走了,忙问道:“然后呢?这个韩三娘回去是不是打孩子了?”
宋声又接着往下说。
这韩三娘气呼呼的冲回了家,连水都不烧了,直接冲进屋里,把两个孩子扯了起来,问道:“你们是不是偷拿家里的豆子换梨吃了?”
俩孩子都说没有。
韩三娘却是不信,把人按在地上踩住脖子,又拽住孩子的舌头,把灶膛里烧红的锥子拿了出来,在他舌头上烫了三下。
烫一下问一声,“偷拿家里的豆子换梨吃了没有?”
等烫到第三下的时候,妹妹都挺不住了,改口承认了自己拿家里的豆子换梨吃了。
这下韩三娘听了之后更生气了,骂她小小年纪不学好,气疯了似的拽着衣服用那烧红的锥子开始往她的背上烫。
哥哥想要护住妹妹,结果同样被锥子烫了几下,韩三娘看他们反抗,气狠了,把两个人踩在脚底下,一边烫一边骂道:“让你嘴馋偷东西,让你换梨吃!”
烧红的锥子一下子烫了七十下,韩三娘累了,就找了根绳子,把妹妹的双手捆上吊在房梁上。这还不算,又拿着锥子在哥哥的大腿上烫了七下,直接把人烫晕过去了。
一直到正午时分,眼瞅着两个孩子奄奄一息了,韩三娘这才把人放下来。
这件事被里正知道了,亲自跑到人家里看了一下,发现韩三娘把孩子虐待的不成样子,直接把这件事告到了官府。
听到这,陆清一篇心疼故事中的两个孩子,一边期待着后续官府的态度。
“然后呢然后呢?官府怎么说?”
宋声道:“官府拘拿了韩三娘,一番审问之后,认为他的行为极其恶劣,然后给出了判决。”
书中的判决是这么说的:
本妇窥夫不在,故将前妻儿女,舍情苦虐,已绝骨肉。原情,嫉妒之妇,大伤风化,拟合杖断七十七下。若与前妻子女,同居相守,中间恐致别事,合依本县所拟离异,相应。申乞照详。
直接当堂打了韩三娘七十七大板,而且他放她回去之后会再次伤害孩子,官府直接强制郝桥跟她和离了。
听到这个结果,陆清道:“官府判的好!这种人打她七十七板子都少了。”
“后来,刑部考核地方官员,这份判决送到刑部复核,刑部很快就下达了意见,不仅赞成这份判决,还多加了一条。”
“加了什么?”陆清问道。
酷毒如此,甚伤恩义。合准永平路抚平县所拟,断罪离异,追回元聘财钱,以为后来之戒。
“不仅强制他们和离,还让官府出面追回迎娶韩三娘的时候下的聘礼。”
陆清听完之后高兴了不少,说道:“好诶!官府做的好!”
听完整个故事,陆清这下回过味儿,有些明白相公为什么要给他讲这个故事了。
这故事里的韩三娘,可不就是隔壁邻居那个后娘的影射吗?
看今天少年身上的伤痕,还有那一副脏兮兮瘦骨嶙峋的模样,虽然没达到故事里韩三娘虐待孩子的程度,但已经很过分了。
而且,谁知道少年舌头有问题不能说话,会不会跟他这个后娘有关系?
“相公,那咱们能把这件事告知官府吗?官府会不会管呀?”
毕竟刚才相公也说了,这是发生在前朝的故事,如今是景朝,律法条例都跟前朝有所不同,也有可能官府根本不会管这件事。
宋声也在思考着让官府出面的可能性,他熟读背诵景朝的律法条例,仔细想想,按照律法条例来说,的确没有哪一条哪一例明确,有说虐待孩子该怎么判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