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淞顺着向导指的方向望去,前方的路更陡、碎石更多了。太阳一点一点地上移,照射在冰雪之间,碎石都有融化的雪水和石头往下落。而在这中间,一不留神就能看见登山者的尸体。
高大的山崖之间夹着一道窄沟,上面布满乱石,石头随时会落下,向导的话音还没落,又有石头坠地的声音响起。
进了沟,杨淞的脑子几乎已经是一片空白,碎石更多,雪更滑,感觉双脚每走一步都要耗光全身的力气,用手扒,用脚蹬,但仍然不时地向下滑。每爬四五下,就要停下来喘一喘。
她感觉自己正处于山沟中央,不知道过了多久,抬起头,头顶的山崖在迷雾中逼视着她,只要他们愿意,好像随时都能把她留下。
这样的路,在十一天中,他们来来回回地折返了四次。
每一次抵达西绒布,她和队友都要把觇标竖起来,等待第三次冲顶的队员登顶,瞄准觇标开始测量。
第十一天的末尾,下撤的脚步终于临近,她脚步虚浮,手里紧紧地攥着的玻璃瓶子里有两块西绒布冰川上捡来的矿石。
直到看见大本营的方向,走到帐篷里,放心地晕了过去-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被夜色悄悄吞没,浓稠如墨的黑暗从四面八方涌入杨淞的视线,接着又褪去成大片大片的苍白。她想用力睁开眼睛,却感觉眼睛里有沙子似的东西在磨。
这是在长期雪地环境中导致的短暂雪盲,会引起短暂视障。
几天后,她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捡来的那两颗矿石还在不在。
尹维坐在她的不远处,入乡随俗地穿了一件藏袍,差点没认出来。
看到她醒了,尹维轻轻低头。
“醒了?”
“……………。”杨淞用手指了指,尹维以为要拿桌子上的氧气瓶,起身递给她。
“…………。”她现在没什么力气,又颤颤巍巍地对着尹维的衣服比划了两下。
“不适合我?”
杨淞满意地点点头,表示自己就是这个意思。
“来的匆忙,”尹维解释道,“遇到一个藏民看我送的少,送我的。”
杨淞又盯着尹维的衣服看了几眼,觉得很不顺眼,想笑但是笑不出来,最终变成几声咳嗽,鼻子上的输氧管微微震动起来。
“别笑了。”尹维伸手把杨淞的手放进被子里,“以后能不能有点数?有时候也可以对自己不要那么严格…”
“………”即使是那样,还是没能坚持到最后那一刻。
“实测已经结束了,”尹维起身,拿起病房里一个遥控器,把电视调到新闻频道。
晚间新闻的用正红色的标题写着:“巅峰行动已于昨日顺利结束,最新的数据会在三月之内完成测算,并公布最终的珠峰高度。”
新闻里解释道,这次行动的成功,标志着国内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提升了珠测量的精度,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了珠峰自然资源状况。
这则新闻的结尾,导播把入营人员名单用很小的字标了出来,杨淞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尹维把音量调小,然后关掉了电视。
“我觉得你才该叫迪迦,”尹维看了眼床头的瓶子,“真心的。”
黑色的夜晚笼罩了病房,苍白的墙壁刺目得让人眩晕,杨淞瞥见有一个人影缓缓向着她走来,进而握住了她的手,温暖覆盖了她。
“等你好了,我们就回家吧。”-
一个月后。拉萨中心医院。
杨淞和队友身上的冻伤和肺部感染基本痊愈,医院外的高墙里,站满了远道而来的记者,把出口围得水泄不通。
杨淞坐在病床前,垂着腿摇晃着,她这几天康复得很好,氧气瓶基本上没用,偶尔拿起来吸氧的人都是尹维,她还时不时地调侃一下对方有点像那张撒贝宁吸氧的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