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还想着让我家老杨弄张票买一台,家里孩子多,这衣服鞋子做得就多,有台缝纫机能方便些。一看价格,我再也不敢想了,太贵了!”
杨参谋是副团级干部,拿十六级工资,一个月也有一百一十三块钱,在这个普遍二三十工资的年代,工资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但架不住他家孩子多,儿子大了要娶媳妇,闺女大了要嫁人,再加上老家的爹娘、兄弟姊妹家家要帮衬,这么一来,手里的钱就得紧巴着用,虽不至于过得困难,但是遇着价格上百的大件物品,也只敢想一想,舍不得这么花费。
“我要是有个班上就好了,攒几个月的工资也能买台缝纫机。”
一说起上班,她又聊到之前的事,“年后招待所缺人,给安排了个岗位,我本来想去的,老杨没让,把岗位让给别人了,那家人家里比较困难,男人是个连长,家里也是一堆的孩子,老家在山沟沟里,比我们老家那边还穷,我一想人家比咱还需要工作,干脆就让出去了。”
像刘桂兰这样发扬风格把工作让的军属不止她一个,一般都是团级干部的家属,团级干部待遇高,家里也不缺这点儿,便把工作让给手底下家庭负担重的军属。
当然,这也得看军属干不干得了,要求高的岗位,还得得看能力。
像这种能让给别人的工作,一般都是体力劳动。
苏昭昭进供销社前发生的事儿,极个别军属听说后还是有意见的,私底下嘀咕她,嫌她没发扬风格,一个正团级家属和连级营级的家属争岗位。
苏昭昭不知道这些嘀咕她的话,就算知道也不在乎。
刘桂兰道:“下次我再也不让了,肚子里的这个一生下来,每月的开销又得加。”
赵素芬织着毛衣,“等生完再说呗,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来咱们托儿所,孩子还能带来所里自己看着。”
刘桂兰不是很想去托儿所,家里那么多孩子叽叽喳喳的就够她受的了,找个工作还是伺候孩子。
她把目光看向裁缝铺,“要是裁缝铺招人我一定去。”还能学缝纫机。
苏昭昭:“……裁缝铺好像是想招个学徒工。”
刘桂兰把手里的活儿停了下来,“真的?啥时候的事儿?”
“我也说不准,之前就听了那么一耳朵,最近几天也没听到消息,也不知道还招不招。老师傅毕竟年纪大了,早晚肯定是要招人的。”
刘桂兰:“我让我家老杨问问。”
苏昭昭看了看她的肚子,“你怀着孕呢,能行吗?”
刘桂兰挺了挺肚子,“这有啥不行的?在裁缝铺多轻松啊!我生前面几个的时候生的前一天还在地里干活呢!在咱们乡下,把孩子生在地里的都有。这次我家老杨要是再让我让,我可不让了!”
苏昭昭没再说什么行不行的话了,不能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看这个年代的女同志,这是个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