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重生朱标长子 > 第222章 国之大丧下(第1页)

第222章 国之大丧下(第1页)

至于谥号和庙号,朱标自然是尊重历史,无论中书省递上什么样的选项,他都会批示如下:尊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至于孝陵的位置,朱标指派刘基去勘察,无出意外的话,应该还是会选定钟山之阳,独龙阜玩珠峰之下的位置。中都停建,一些在途物料被运抵南京,准备增修文华殿、武英殿,现在正好可以用来修建孝陵。不知为什么,便宜老爹没有留下遗诏,对身后事如何操办,没有任何只言片语的指导。好在,真实的明太祖遗诏字数不多,朱标了然于胸。对于丧事办理,只有寥寥数语:“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天下臣民出临三日,皆释服,无妨嫁娶。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可见,其本意是节俭为主,勿添麻烦。朱标觉得有必要对礼部说一说大体思路,省得搞得太繁琐,于是吩咐说:“顺子,去把中书省左丞胡惟庸,礼部尚书牛谅、太常寺卿陈昧叫来。”“父皇骤然殡天,未有遗诏。事关丧礼,孤有几点交代。”“请太子殿下示下。”胡惟庸拱手。“父皇起于淮右布衣,时时处处为民着想,孤深有体会,故妄自揣度父皇遗愿,大丧礼仪,务求简单。”“第一,即日布告天下,先帝崩逝。第二,天下臣民自得令之日,哭临三日,释服,嫁娶无妨。第三,中外官员不得擅离信地,各行省、都司,许遣一人到京。第四,不得组织民众到官府、内宫哭临。第五,不得以丧礼名义加派杂税。第六,山陵制度,务从节俭,丧祭仪物,不用金玉。”“谨遵太子教令。”三人同时答道。“牛尚书,孤有一事相询。”“殿下请讲。”“陵寝营建,非一日之功。父皇梓宫如何安排?”“回禀殿下,此事臣已有考虑。依宋制,宋帝生前皆不修陵,嗣君为之,大行皇帝停灵七月奉安地宫。”“既有前例可援,孤就放心了。暂安何处为宜?”朱标问。其实明代有专门的宫殿暂安大行皇帝、皇后梓宫,叫仁智殿,在武英殿以北。不过,南京宫城内却还没有这个地方。“臣以为,暂安奉先殿为宜。”牛谅回答。“好,此事依牛尚书所言。山陵之制,莫备于汉,举国之力,开山凿陵,所耗何止亿万。先帝念民生艰难,陵园因山川之故,毋多修作,为万世之表。烦请诸位时时、事事不忘以民为本,毋违父皇遗愿。”“臣等谨记。”“好了,退下吧。”礼部动作很快,转天就递上了丧仪的折子,内容还真是不少。其中涉及到朱标的部分,却也不是很多。首先,朱标和弟弟妹妹们,作为儿女,当守孝三年,服斩衰。三年并非严格三十六个月,而是头两年以及第三年的前三个月,亦即二十七个月。也就是说,普通人三日释服,朱标等人二十七日释服,这期间正式场合,则服素衣乌纱帽黑角带。其次,大行皇帝梓宫、神主牌位、几筵都置于奉先殿。朱标每日早晚前往,大哭于陵前,如是三日,其后七日只需早上前往即可。还有一些事项,譬如登极,上尊谥号,都需要先到大行皇帝几筵前行礼、祭告。哭临的时候,朱标留心观察了一下百官的情形。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撒手人寰,朝廷中的很多官员,都是同他一起打天下的,感情深厚,哭临之时,真情流露,倒也不似假哭,譬如刘基、李善长、邓愈、汤和等。还有一些早期收养的义子也是痛哭流涕,沐英就是典型代表,其悲痛程度简直胜过朱标这个亲儿子。朱标每天都得去劝劝他,甚至专门派人看着,以其防悲伤过度,哭坏了身子。大概过了十来天,大理寺卿刘基勘察钟山返回,果如所料,吉壤位置与后世孝陵所在完全一致。朱标立即召来了礼部、工部、太常寺等相关人员,把自己抽空绘制的陵寝草图拿了出来。说是草图都有点过了,只是朱标对于陵园的一个大概的规划,简单画了几笔,写了标注。例如占地面积,区域划分,从里到外都有哪些建筑,主要的建筑规制等等,这都来自于他当年参观明清帝陵时看的简介。毕竟是帝陵,太过寒酸也说不过去,总的来说,孝陵的陵园规划大大缩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像是一座普通的帝陵,而不是整整一个陵区。也许朱元璋方面就是把孝陵陵园当作这个大明帝国的帝陵陵区来规划的,所以面积极大,可惜出了个朱棣,使得老朱只能孤零零地独享这一片风水宝地。“殿下竟然对陵寝建制也有如此独到见解,臣佩服之至。”工部尚书张允拱手道。“得了,孤随手画画而已。”朱标摆摆手,“接下来,工部要抓紧绘制详细图样。有什么困难,随时上报,所需丧祭器物,也抓紧准备。时间不等人啊!”,!“臣明白。”张允,牛谅、陈昧一同回答。“刘先生,有什么要说的?”朱标看刘基欲言又止的样子,于是有此一问。“殿下,臣所勘察的吉壤之地,并非白地,尚有农户数十,以及一座寺庙。本想请旨迁移,方才看了殿下的规划,不迁亦可。”“既然和陵寝修建并不冲突,那就慢慢办理。该迁还是迁吧。万年安息之所,还是不要太过喧嚣。”朱标说。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今孝陵虽然不大,但是万一以后不迁都,自己的陵寝肯定建在旁边,提前预留出地方总是方便。“臣明白了。”刘基回答。“陵寝修建,以地宫、宝城为先,其余的可以缓缓。父皇在天之灵,期盼入土为安。这一段时间,就有劳各位了,退下吧。”朱标说。“谨遵太子殿下教令。”待几人走后,朱标又想起来一事,于是吩咐:“顺子,叫锦衣卫百户李大力。”不一会儿,李大力走进来,跪地:“标下,参见太子殿下。”“起来吧。大力,你先派人把那日的行刺之人从陈留带回京师,好好照顾,不得用刑。顺便打听一下随行队伍走到哪儿了,告诉崇礼侯买的里八剌,速速返京。”“标下,领命。”李大力躬身答道。朱标走到李大力跟前,小声地说:“派可靠之人,盯紧秦王府。”“秦王府?”李大力有些诧异。“对,准确的说是秦王妃。王府每日有何人进出,前门后门、高低贵贱、男女老少,都要一一记录,核实身份。特别是秦王妃出府,务必盯紧了。一日一报,不得有误。”“标下,领命。”“记住,此事绝密!”朱标小声叮嘱。“标下,明白。”:()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