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像村里其他人,在本地多少都有点亲戚,正月十五之前天天串门都打不开阵,他们每到这时候,就是在家里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干什么,只能眼看着别人家热闹,自家冷清。
歪在炕头上不知道在做什么的方姥姥,见沈玉袖在那里跟烙饼似的不停翻来覆去,不由好笑的调侃起她来。
“你这是咋了?身上长虱子了啊?”
“才没有。”沈玉袖闻言赶紧声明。
她可是爱干净的小姑娘,虽然偶尔因为接触小伙伴难免会被爬上几个,但回家姥姥都会给她认真的搓一遍澡,特别是临过年的时候,那真是恨不能给她搓掉一层皮,都这样了,她身上哪可能还长虱子?
“不长虱子,你在那顾涌啥呢?”方姥姥看着她那瞪眼反驳的小模样,轻轻的笑着。
沈玉袖一听方姥姥问这个,可就不纠结了,直接坐起身来,看了看方姥姥,又看看在灶膛边分拣棉槐条子的方有顺,一脸郑重的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纠结。
“姥姥,姥爷,是不是现在上学真的没用了啊?”
“啊?上学咋可能没用?当然有用啊。”方姥姥很肯定的回答。
“咋了?谁又跟你说啥了?”方有顺则是怀疑是不是谁又嚼舌根了,要不然无缘无故的,这丫头忽然提起这个干什么。
“其实也不算是说啥,就是……,你们知道这半年……”沈玉袖断断续续,却又事无巨细的把这半年来发生的事情跟两个老人说了一遍,又说了一下沈四婶跟她说的话,最后总结着:“虽然我觉得他们好像说的有哪里不太对,可又觉得好像他们说的也有点道理。”
方姥姥听着她的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头年在集市上发生的那件事,她也是亲眼见过的,那样的阵仗,那些满腔激情的孩子们,口口声声的大道理,一句句的讨伐,让她看的也心惊胆战。
可去你的吧
方姥姥思来想去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给自己的孩子解惑,就按着自己的想法,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小袖,姥姥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一个理儿,那就是艺多不压身,不管是学习还是手艺,你可以学会了不用,但不能用的时候不会,姥姥觉得吧,多学点东西总是没坏处的。再说,你现在年纪还小,不上学下来干啥呢?”
“是啊。”方有顺也是差不多相同的意见:“姥爷以前打仗的时候,我们指导员就总说,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上学我觉得也是相同的道理,虽说现在是不考大学了,可谁也不能保证以后就永远不考。你现在要是不学了,万一哪天又能考了,你也可以考了,那不就成了个没准备的了吗?所以说这学还是得上,不但得上,还得上好,这样你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好像是这个道理哎。
沈玉袖听着两个老人的解释,心中迷雾顿时层层散去。
确实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就像姥爷说的,万一将来又能考大学了呢,万一那时候她还想考大学,也能考大学呢?要是现在就退了学,到时候她不就抓瞎了?
不行,这学还是得上,就像姥爷说的,她得打有准备之仗。
就这样,沈玉袖那点迟疑于还要不要上学的想法刚冒了个头,就被方有顺和方姥姥给摁下去了。
方姥姥见她把话听进去了,看看天色已经不早,就催她:“快吃饭了,你要是再不往你爷爷家赶,好吃的可就都被抢没了。”
纠结没了,沈玉袖就又精神了起来,听到方姥姥的话,哦哦两声翻身下炕就往外走。
一年到头,也就是今天的爷爷家的饭菜最丰盛,好吃的也多,要是去晚了可就真像姥姥说的那样,好吃的被抢没了。
沈玉灵在家啃了个窝头,又在炕上歇了些时候,等身上终于有了点力气,立刻开始梳头洗脸换衣服。
要不是被饿的一点力气都没有,其实每年的这时候,她应该是早就在沈家老院了的。
当然,她去沈家老院,可不单纯是因为礼貌,而是想过来露个脸,给包括二爷爷在内的所有人一个好印象。不为别的,只因以后那个当大官的男人,就是对岸二爷爷家四闺女婆家村的,当年沈玉袖能嫁给那个男人,就是二爷爷家四女儿的媒人。
洗好脸,梳好头发,沈玉灵换了身衣服,站在洗脸盆架上面的小镜子整理了整理,见没什么不妥这才往沈家老院走去。
沈玉灵走得很快。
这时候已经要饭点了,她得快些过去,在长辈们面前露个脸的同时,她还要多混点饭吃,刚才啃得那一个窝头如今可已经都消化没了,不再吃些东西,她怕坚持不到晚上。
沈玉灵走的太快,也就没太注意周围的环境,在刚走出小道的时候,冷不丁就和从另一条小路上走过来的人撞了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