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皇帝眼前一亮,“好好好!”
皇帝看完折子,又叫传给齐瑄:“八月初二,正是太子与裴氏大婚之日。”
齐瑄心中一动,父皇这是,在借此为玉儿和世家造势?
齐瑄心中所想,旁人自是不知,但更多的人却想起了那条与惠平太子妃一样的批命。
陈大人看着颖侯阴沉得要滴水的脸色,轻笑道:“‘真凤之命,生而贵之,有兴国之相’,恭喜皇上得一佳媳。”
太子妃第四十天(抓虫)
“恭喜殿下,”云裳才为裴良玉梳完了头,就遇上了被齐瑄特意遣来报信的内侍,待听完了来龙去脉,忙给裴良玉道喜。
有了汾阳王的大捷,这命格之事,谁都会相信,必是应在裴良玉身上,谁真谁假,内里有没有隐情,都不能再动摇裴良玉的地位。
边关大捷之喜,还恰好在她大婚之日,这让裴良玉不得不将昨日母亲提过的,汾阳王贺礼一事联系到一处。
若所料不错,那汾阳王这贺礼,送的可就重了。一封捷报,将天生凤命安在了裴良玉身上,传扬出去,怕还能让她在民间收揽不少名望。
但汾阳王这样做,为的是什么呢。
被父亲教导了半年,裴良玉的眼界比之从前,开阔了许多,自然不会天真的以为,汾阳王这么帮她,仅仅只是出于愧疚,别无所求。
或许,汾阳王是看出了皇帝对待勋贵的态度,又或是,看中了她如今的身份有利可图。
不过现今汾阳王不在京中,倒不必考虑这么多。眼前这桩,才是主要的。
从前和范文晏接触得多,让裴良玉对边关的捷报,有了更多的认识。那不止是一份捷报,更是捷报背后,永远埋骨边关的一个个名字。
几乎是从天而降的名望,裴良玉不会放弃,却也不会心安理得的收下。
“恭喜本宫做什么,边关大捷,是将士们在战场拼搏,奋勇杀敌得来,如今只归为玄而又玄的运道,岂不是抹杀了他们的功绩,”裴良玉说着,喊了姜寸寸来,“你与他同去,将本宫的话,告诉太子。”
“殿下,”等姜寸寸跟着一并走了,云裳才道,“奴婢听得此事,只看到了眼前,对殿下有利,却不曾想到捷报背后。”
云裳与她身边的女史,看着裴良玉的眼神都带了几分崇敬:“有幸服侍殿下,是我等的福气。”
云裳在长平殿中又呆了一阵才走,姜寸寸却已跟着到了宫中。
彼时皇帝正在与众臣议政,姜斤斤瞧见自家兄弟来,还以为是东宫出了什么事,忙悄悄将人喊到廊下。
“可是太子妃有什么吩咐?”
待寸寸将裴良玉的原话说了,伺候齐瑄多年的姜斤斤敏锐的察觉到,此事不能拖,忙寻了皇帝身边的内侍,要求见太子传话。
那内侍跟随皇帝多年,也是个人精,听了寸寸的转述,当机立断,入了殿中。
皇帝瞧见内侍进门,便问了一句:“何事?”
“陛下,太子妃使人来寻太子。”
殿中正说起朝堂事,陡然听说裴良玉遣了人来寻太子,不少大臣都皱起了眉头。
皇帝虽有些不悦,可今日才夸过裴良玉,他贴身的内侍也不是莽撞之人,便道:“哦,太子妃遣人来?传他进来。”
等姜寸寸进殿,齐瑄忙问:“可是东宫出了什么事,太子妃才遣你来?”
姜寸寸小心翼翼的答道:“非是,太子妃遣奴婢来,是要向太子传一句话。”
只为了一句话,还打断了议政?一些勋贵出身的大人轻哼出声,毫不顾忌的议论起来。
齐瑄知道,裴良玉不是无理取闹之人,不然,也不会叫人来传话,便问:“什么话。”
“太子妃听闻宫中将边关大捷与命格相连,特遣奴婢来见太子,传一句话,”寸寸顿了顿,才继续道,“边关大捷,乃将士奋勇拼杀之成果,非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