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世显,因为莫郁直接通过吐槽把他的贪腐老底儿都掀了,少不得被林如海和十三阿哥给控制起来,等候案件查明了之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了。
既然莫郁都“出手”了,负责审理案子的又是林如海,那结果肯定也就毫无悬念了。
从直隶到山西中间这小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什么新的八卦,康师傅原本想着这次能暂时松口气,过点儿正常的南巡生活来着。
毕竟,原本大家都是轻松愉快地出来巡视、巡查,万万没想到这次莫郁的兴致极好,居然没事儿就要吐槽一下前来拜见请安的大臣们,真是让人痛苦万分却又欲罢不能。
痛苦的是,自从出了这个事儿之后,几乎所有的大臣们在面圣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下一个被吐槽的就是自己。
在康师傅的这个时期,完全清白无暇的官员可以说是极少数。主要原因之前莫郁也都已经根据系统零零六透露过的那些信息归纳出来了。
那就是康师傅这个时候开始实行“仁政”,觉得这些官员们贪污一点儿钱,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大约就是觉得自己治理了这么几十年了,已经都把天下给搞成了盛世了,那自然就得躺着享受一下了。
既然他自己都要躺下享受了,那让官员们也跟着喝点儿汤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
毕竟他们的俸禄也不高,比如山东巡抚赵世显那么一个正二品的大员,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只有一百五十两银子,可以想象,他只拿着这么点儿银子要怎么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还别说这事儿离谱,因为康师傅他好像真的是这么想的。
如果不是的话,怎么处置一两个贪官儿他就这么难受呢?
那必须是觉得这些人罪不至此,才会心生怜悯的。
同情贪官,那就是在鱼肉百姓——他们的钱那都是哪里来的?
还不是都是到处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吗?
康师傅,真是糊涂啊。
每每想到这些,莫郁就气不打一处来,很想学着古人那种“冒死直谏”的方式,跟康师傅进谏一下子。
但是想到自家的那几位亲人,他还是默默忍住了。
这可是康师傅,任何试图教他做事的人,都没有啥好下场……他可不想因为这个把一家人的性命都给交代了。
他自己的小命儿也就算了,林如海他们一家三口的命要是被他给连累了,那可就不好了。
莫郁默默按下了想要“名留青史”的冲动,改为在合适的时候给他爹提供贪官们的名单和他们的罪证。
这两年看效果居然还挺不错的,值得继续推广和坚持。
不过这种方式也有缺陷,因为康师傅还是不一定会相信他们。
就,有那么一种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儿。
就是那么一句典型的“不要你觉得,就要我觉得”。
据系统零零六提供的史料八卦记载,康师傅对好几个贪官都是真爱。
如果是他的真爱们的话,哪怕其他的官员们查出来贪污受贿或者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罪证再“铁证如山”,康师傅也会选择性地眼瞎耳聋,非常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之前的噶礼就是这种情况,李光地也一样,至于赵世显就更加不要说了,那都是被好几个御史反复弹劾都能够全身而退,甚至晋升河道总督的牛人。
那可是河道总督啊,一年到头朝廷往河道总督府上拨过去的工程银两,不知道有多少,少说也得好几百两,这些银子随便搞搞,那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肯定是没有啥难度了。
可以说,只要昧着良心,把这个工作当成发财而不是服务黎民百姓,那肯定就是个轻松愉快、还钱多的肥缺。
康师傅居然把有贪污前科的赵世显弄到江南那边儿去做这个肥缺儿,不是真爱这很难收场。
事实上赵世显到了河道总督的位置上之后,果然也开始了疯狂敛财的模式,让后来的四大爷一上台就把他抓了处置了。
至于噶礼,也是类似的情况,要不是他跟他老婆丧心病狂地想要弄死他亲生老娘,逼得老太太跑到宫里头告状,也不会倒牌子。
李光地就更加不要说了。
本身他就跟这俩人才触犯的不是一种性质的法律,所以处罚稍微轻一点儿也没有啥关系。
但是阿山就不一样了。
这一位堪称是五毒俱全,是做出了诸多“英雄事迹”,让人一看就血压上升,恨不得直接做了他的类型。
【这位阿山也是个人才!听说他最喜欢做的就是打着朝廷的名号给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加税——还美其名曰,火耗。】
【康师傅宁老是不知道。这老小子打着宁的名号干了多少坏事儿,搞得那些老百姓还以为宁是个暴君呢——毕竟徭役那么重,怎么可能会是明君做出来的事儿呢?】
【这老东西升任了两江总督之后,更是放飞了自我。听说他直接就让手下的官员为了迎驾挪用库银三十万两,当然这三十万两里能够有三万两真正用在南巡的事儿上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