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火箭动机可以持续运行三分钟以上,就算过关了。
这持续工作能力完全可以确保把火箭送到垂直高度十公里以上的天空,甚至可以直接将火箭送到平流层以外,到达近地轨道。
很快,屏幕上三分钟的倒计时归零了,火箭动机仍然在喷射着火焰。
尾喷口虽然有些烧糊的迹象,但并不严重,说明材料是过关的。
很好,这台赶工赶出来的火箭动机还是顶用的。
胡江山按了关闭按键,动机的火焰渐渐变弱,然后在一团烟尘中完全熄灭了。
一台航空动机能持续运行,不意味着本身的能力完全没问题。
胡江山马上又调出了动机试车的测试数据,查看在测试过程中的动力参数变化曲线。
不错,动力参数表现相当可以,除了偶尔有波动以外,基本上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至少可以确保火箭正常射升空,使射实验成功绰绰有余就行了。
动机测试过了,接下来就是把各个部分组装完整,成为一枚试验型火箭了。
这一步比较麻烦,毕竟这是一枚全尺寸的火箭,体积还是比较大的,火箭的高度大概是四五十米。
不过,胡江山也提前做了准备,在特种工具设施里设计了专用的特种车辆。
这种车辆集成了aI系统,可以依照程度自动完成工作,可以算作是机器人工程车了。
虽然工程车的功能稍微有些简陋,是赶工赶出来的,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也顾不上搞得多完美了,能凑合用就行了。
等航天射场步入正轨,胡江山会抽时间将这些aI工程车做一些升级,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环境和强度。
胡江山将那些准备好的aI工具车辆唤醒,让他们按照程序开始进行火箭的组装程序。
这个过程其实挺不容易,组装场地就是航天射场的维护总装厂房。
工程车辆会将火箭的各个部分运到那里,然后在里面进行工程装配,直到成为完整的火箭。
好在这一切不需要胡江山动手,只需要坐在监视器前面看着就行了,如果要中途出现卡顿再去解决。
有一说一,胡江山也不觉得轻松,毕竟还是要一直盯着,不能想歇就歇,跟前世在实验室加班没什么区别。
这一干就一直干到了晚上,火箭总装的最后一步终于完成。
胡江山通过监视器看到射场的维护总装厂房的运载架上,一枚全尺寸的火箭屹立起来了。
胡江山没去现场看,就觉得气场惊人,就如同一个巨人似的。
这枚火箭蓄势待,只要在航天射场的主控台操作运载架,将火箭直接转运到外面的射架上,就可以进行火箭射了。
胡江山从椅子上站起来,感觉腰酸背痛,头重脚轻的。
胡江山好久没有这么疯狂的加班了,还真有点儿不习惯,看来真的是退步了。
不过胡江山现在角色不一样,成了老板,不再是科研工作者,自然也不需要怎么疯狂卷,疯狂加班。
这也就是航天射场还在准备阶段,没有正式运营,以后胡江山干这种累活儿的机会应该会越来越少,会有人代劳的。
就像现在的半导体生产线一样,此时已经完全交给了张瑞张博士的团队,胡江山几乎成了甩手掌柜。
当然,胡江山也不是真的甩手,什么都不管了,张瑞还是要定期向胡江山汇报工作。
胡江山打了个哈欠,走出了设施。
此时已经是后半夜了,腾龙岛上的夜晚寂寥无声,不,确切的说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海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