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大伯这个先例在,纪云彤反应都不会那么大。
今天纪云彤要去拜访的藏书家正好是应先生的朋友,纪云彤便决定与他们一起出门。
顾元奉一听,心中顿时警惕起来,立刻说他也要跟着去。
顾父乐得和建阳长公主单独相处,对此没有意见。
应先生他们自然也没理由不让顾元奉跟着。
应先生本来就担心应修齐没有死心,倒是觉得顾元奉一起去更好。
哪怕应修齐表现得再稳重老成,应先生也清楚自家儿子今年也就是个十多岁的少年郎。这个年纪正是最冲动的,万一他贸然做出什么事来只怕会坏了三人这么多年来的情谊。
若是纪云彤当真与顾元奉退婚了,那倒是没问题,一家有女百家求,应先生也不反对。可纪云彤这不是没有退婚吗?
顾父待他如知己,他不能放任应修齐做不该做的事。
何况应先生心中也隐隐有种难言的忧虑:纪云彤的性情和他亡妻颇为相像,应修齐的脾气又随了他,看着他们待在一起,他就难免会担心日后他们也不能圆满到白头。
大概是自己走过了那样的路,知道那条路上有多少荆棘,便不太想自家儿女再去走一遍。
若是没有与他一起去地方上为官,他的妻子是不是就能健健康康地活着?
他妻子死在巡堤期间,那场意外是天灾,但也是人祸。哪怕他泣血上书换来了朝廷严惩贪官污吏的裁决,也换不回自己的爱妻。
应先生知道妻子肯定是不后悔的,若能重来一遍她兴许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
可他这个活着的人始终在后悔。
所以听到纪云彤说她去为官、应修齐守在后宅的时候,应先生有一瞬间想直接带应修齐走,走得远远的。
他去官场走过一遭,知道那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他辞官的选择看似不慕名利、潇洒自由,实则只是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那些少年时说起过要去做的事,他一件都做不了。
还不如不看、不听、不想。
他实在不想他们的孩子也承受这样的痛苦。
顾元奉一起同行也好,这样也能叫应修齐看清楚自己是没有机会的。
趁早死了心才是最好的。
在苏州出行,大多都是乘船,尤其是要去底下的乡县,那走水路自然最便捷。既然只是去拜访朋友,几人便没有乘坐公主府的大船,而是乘一艘小船顺流而下。
一路上纪云彤和应修齐了解着这位藏书家的情况,顾元奉插不上嘴,只能在边上听着,很有点郁闷。
幸而约莫只过了小半个时辰,便瞧见了目的地。船夫随意地往岸边一靠,就算是把人送到了,几人也是水乡长大的,熟练地往岸上那个小得不能再小、只有几级阶梯的码头一跳,便笑着挥挥手与船夫道别。
船夫摇着橹“欸乃”一声,唱着歌儿行船远去,看着相当自由自在。
顾元奉伫立岸边认真听了一会,感慨道:“他唱的歌儿还挺好听的,回头我得把词给记下来。”他本来是要跟纪云彤嘀咕的,结果转头一看,纪云彤已经与应修齐父子俩走出老长一段路了。
顾元奉愣了一下,心中又生出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来。以前只要他在场,纪云彤从来不会撇下他,就算不想陪着他也会强行拉着他走人,而不是直接把他一个人扔在原地。
不管他再怎么想回到从前,很多事还是不一样了。
顾元奉快步追了上去,只听纪云彤和应修齐已经没再聊那儿藏书家了,而是望着远处一处新坟聊到了回金陵后去祭拜纪老将军的事。
应修齐说月底就是纪老将军的忌日了,问纪云彤需不需要他陪着去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