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诸多细节的填补,三人心中最后一丝缝隙,也被填满。
甚至连谈判的人选,他们都已经选好了。
北元降将观童,曾在洪武二十年劝降纳哈出!
而他,同样与太师乃尔不花交好,是最好的人选。
眼见识字板上从出征到结束都已经做好了详细的布置方略,太子朱标有些感慨:
“都督府的一众参谋应当学学这法子,看起来简单明了,分工明确。”
晋王与燕王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在先前四人的讨论中,他们没有感到如都督府那般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混乱无序,有的只有按部就班以及顺理成章的畅快!
事实上,方略的决定不过一刻钟,
事后的细节完善,足足花费了三个时辰,如此长的时间,他们却乐在其中。
三人看向识字板一侧。
那里有一棵倒着的大树,有几根主干,每个主干拥有无数分支,每一个分支都写满了字。
招降方略如庖丁解牛般被拆分成了情报收集、军事部署、舆论宣传、谈判进程四根主干。
而这四根主干也被继续拆分,蔓延出不知多少细枝。
此法看起来烦琐,但一旦完成,整个北伐的进程就变得清晰明了!
甚至,其上的一些具体的小目标已经在房间内完成,被划上了一个“”。
此刻,站在识字板前的三人都知道,
只要将眼前的字迹都划上“”,那这场战事就高枕无忧,必胜!
书房内静悄悄的,不知过了多久,才传来了一声感慨。
“旁人说6云逸带兵颇有章法、另辟蹊径,
本宫原以为是吹捧,现在看来,所言非虚。”
太子朱标忽然想起了去年收到有关府中防务的小册子,上面有一句话他很喜欢,
天下万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
如今看来,在军伍一道,他也同样做到了。
晋王朱棡看着眼前的识字板,如秃鹫般的眼睛中闪过阴霾:
“就应当将这识字板搬去都督府,
让那些出谋划策的参谋好好看看,旁人是如何做事的。”
太子听闻此言,笑着摇了摇头:
“三弟,莫要难为他们了,
若是他们有此等本事,何至于在都督府内做参谋,早就上阵打仗杀敌了。
位置不一样,所看到的局面也不一样。6云逸能看到战局全貌,选出最好的办法,
而身为参谋,他们不知战局全貌,
只能将法子一个一个列出来,选出最好的办法,
看起来自然就繁琐复杂,但这已经殊为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