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个赛道,没必要羡慕。”
张指导微微一笑,“而且,不是我看轻陈金,TT冠军,商业赛而已,含金量也就那样。”
“你拿再多TT的冠军,走出去谁认你?”
“等他拿到了三大赛的冠军,再来谈成绩,这样更合适。”
身为乒乓球史上最快大满贯选手,张指导的眼光,自然苛刻了些。
况且,他这话,说得一点毛病也没有。
归根到底,TT也只是商业赛。
若论专业性和知名度,在资本的裹挟之下,完全比不上世界杯、世乒赛和奥运会三大赛,原也无可厚非。
衡量一个乒乓球运动员的成就,三大赛的冠军,无疑是最具说服力。
“张指导。”
学员迟疑了一下,“那你觉得以陈金的实力,以后能拿到三大赛的冠军,成为大满贯吗?”
自刘国良以后,直板虽然出了王浩、马林和许炘这三大代表性人物,但再也没有大满贯。
进入4o+大球时代,世界乒坛,顶尖职业圈,直板的生存空间,更是变得愈艰难。
真正能打出成绩的直板选手,除了陈金以外,便只剩下菲利克斯。勒布伦、邱党、黄镇廷和薛飞等寥寥几人。
而这个提问的学员,启蒙学球,便是直板。
后来,直板式微,难出成绩,再加上横打太吃天赋。
这才在教练的建议之下,改练横板。
但他内心深处,仍对直板,有着一丝难以割舍的情愫。
毕竟,初学乒乓球时,他也曾雄心壮心,想要重振直板荣光。
可惜的是,踏入专业圈子以后,方才残酷地现,乒乓球从来不缺天才。
少时凌云志,雨打风吹去。
现如今,陈金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丝重振直板昔日荣光的希望。
自己当年的无知梦想,在这一刻,仿佛被陈金续接上了。
心底暗自期盼,这个岁数与自己相仿的少年,能够承载自己的梦想,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张指导看了学员一眼,似乎读懂了他的心思,微笑点头:“嗯,陈金有大满贯之姿。”
此言一出。
不久后。
一条“张霁科说陈金有大满贯之姿”的热搜,迅登上热搜榜。
霎时,激起千层浪。
引来无数吃瓜群众的围观和讨论。
“卧槽。饥渴儿终于营业了吗?”
“????饥渴儿居然也在看陈金和张本的比赛?”
“藏獒在哪儿直播?给个传送门啊喂!”
“如果我家藏獒上巴黎奥运单打,上午半区失守,教练组下午就得去塞纳河捞人。”“别的不谈,残血守半区,是个纯爷们(比大拇指。Jpg)a张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