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张霁科:陈金有大满贯之姿!
斗音。
“张指导乒乓”直播间。
两名学员,对攻练球。
清脆的击球声,响彻场地。
然而,两人的心思,完全不在训练上面。
眼神不时瞟向旁边的张指导。
但见张指导站在球台一侧,双手撑着桌子,目不转睛,看着手机。
注意力,已被比赛彻底吸引。
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突然。
张指导脱口喊道:“好球!”
情不自禁,轻轻鼓掌。
当即站直身体,面露微笑,将手中的横板,改成直板握法,顺势做了个反手拉球的动作。
“这反手有点意思。”
张指导啧啧称赞。
当今世界乒坛的反手体系,大抵始于王浩,而盛于张指导。
更是将反手拧拉技术,带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纵观乒坛,对反手的运用和理解,无出其右。
在反手这一块,能够得到张指导的称赞,以张指导的傲气,绝非易事。
“动作小,力集中,力量大,旋转强,度快,跟王浩大开大合的反手还不太一样。”
张指导自言自语似的道,“这么多年了,直板终于出了个像样点的天才。”
他虽是横板选手,但也曾作为王浩的陪练,对直板横打十分熟悉。
否则的话,他也很难从王浩手上,拿下史上最快大满贯。
自王浩以后,直板横打技术,便已后继无人。
许炘是个正手怪,横打只是辅助。
菲利克斯的横打以度见长,与王浩相去甚远,迄今为止,统治力和成绩都差了一大截。
至于薛飞,反手横打,颇有王浩当年的七八成功力,但综合能力,与王浩相比,同样不可同日而语。
唯独陈金的直板,无论是正反手,深得王浩真传。
而且,打法与时俱进,又不拘泥于王浩。
很明显吸收了不少先进技术。
张指导甚至从陈金的身上,看到几分自己当年的影子。
18年时,职业生涯末期。
他曾与初出茅庐年仅十五岁的张本智和,交过两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