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阿耶从前错了,大错特错。可你却不能困在阿耶犯下的错里,自苦终生啊!”
太上皇提着最后一口气,努力地从床榻上爬起半个身子,伸手反握住儿子的手,将这撑起整个大唐的厚实手掌交到小小的、软软的兕子手中。
那双手交握之处,是暖阳正好透过南窗照耀到的地方。
他如释重负,欣然笑道:“二郎啊,往前,往前去吧。”
有兕子陪在你身边,阿耶也能安心了。
贞观十一年腊月二十五日,戌时二刻。
外头的天已经黑严实了,廊庑下亮起一行八角宫灯,才叫人恍惚间注意到,长空中下起了簌簌小雪。
太上皇的尸身,在这一场落雪中变得冰凉。
李世民垂着眸子坐在黑暗中,不知何时,被兕子往脸上塞来一块又新又绵软的小手绢。
小萝莉忍着哭腔安抚:“耶耶,这是……是兕子给翁翁做的小手绢。翁翁用不上了,先借给你用。”
李世民闻言,遮住双目,无声地打湿了半面棉布绢子。
那巾帕一角,赫然绣着歪歪扭扭的“翁翁专用”四个字。
第35章35一场迟来的棉花之约。
“生居苏杭,死葬北邙。”
在唐人眼中,北邙不仅是归身的理想之地,更是帝王公卿丧葬的圣地。①
李世民沉浸在迟来的情绪起伏之中,昏昏沉沉地想着,定要给阿耶一场盛仪。可谁知,太上皇却像是早就料到帝王心思,留下了一道遗诏——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生死有常而变幻无常;
吾死之后,只需素棺时衾一场薄葬,还归自然之间足矣。”
在那些无法入眠的深夜,李世民也曾经想象过,若是他的阿耶有朝一日西去,他究竟会怀着何种心境和情绪去面对。
许多次思索,都未能得出一个答案。
今日,阿耶当真走了,还留话要求简办丧仪时,他忽然悲从中起,整个人仿佛都被一头巨大的海底异兽吞没。
唐人一向崇尚厚葬之风。
阿耶不愿大礼入土,是因为……心中有愧,想要赎罪吗?
李世民已经无法再去求证此事。他只能忍着悲恸,要礼部依照太上皇的遗言,一切丧仪从简操办。
帝王治丧,即便从简,也少不得要按着初丧与既丧的流程走一遭。②
天还未亮,太极殿前就早早挂了白。
大行皇帝静静地躺在那里,由五位朝中的高官老臣进行招魂仪式——“复”。招魂仪后,便要将人抬至殿内沐浴,除旧服,再以角柶嵌入牙齿,燕几固定双脚之后,才算是完成了整个“复”的流程。
这些繁琐的小事,李世民并未假手他人。
他将太上皇的头轻放在竹席的凉枕上,一点点按着规矩行事,直至燕几发出“咔哒”一声,将人彻底固定在竹席上,李世民才忽然回神反应过来,他的阿耶魂魄归一了。
今日,便是他作为子女最后的告别。
不知何时,礼部官员在旁高喝一声“悲——”,示意帝王带领百官举行哭礼。
李世民终于能够俯身,毫不掩饰地在众人面前流露自己的情绪,痛哭着嚷一声“阿耶”。
那个他花了许多年没能看清摸透的阿耶;
再也不在这世间了。
……
唐人七日而殡。
因太上皇这一去,贞观十三年的除夕和正旦便就此静悄悄度过了。等到一应设铭、悬重、大敛奠和停棺待葬的大礼走完,李世民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兕子偷偷去瞧过一回,见阿耶的身形背影果然不比年根底下威武雄壮了,有些心疼起来。
小萝莉见识过生死,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一些。
她不像往常那样直接蹦进去,钻进李世民的怀里,而是悄悄跑去内宫尚食局,请杜尚食为阿耶弄来一些开胃可口的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