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书店,咕噜大王停顿了片刻,好像是要买什么,但好像木头桩子一样原地思索一分多钟,也没想起。
先回公寓,某个时候它会自己蹦出来的。
被咕噜大王遗忘的是什么呢?购买最新一期《人民文学》。
有人第一时间购买了。
大西北文学圈的领头人物严锋,这名或许不熟悉,但他就是批评顾6文学性不足的那位。
即便有佳作传出,也是想搞捧杀那一套,严锋敌视顾6。
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一部分老资格,看不惯年轻人如此冒头,甚至展现出分分钟要过自己的走势。必须打压,使绊子,美其名曰让年轻人锻炼锻炼。再加上一句“我们年轻那会条件比现在差得多”之类的话收尾。
前面中法建交的华夏交楼团领队刘教授是这样,严锋也这样。
他第一时间购买人民文学,就想找出缺点,可……
七月份:《侏儒》
八月份:《大盗悔过记》《生存卡》
九月份:《呆儿木什》《跌回童年》
连续三个月,顾6的文章都牢牢占据着卷语的编辑推荐。
就这个月来说,严锋所看到的——
[《跌回童年》讲的是“年龄”的故事,但不是年龄焦虑,是阐述年龄归根结底所代表的事务。探照年龄与成长两者构成的迷宫。心怀诚恳的文学诉求,往往形成参考书一般的准确表达,如法令让读者——从“设身处地”抵达“陷入沉思”。]
“真的有这么夸张吗?他还不到三十岁,懂什么年龄成长,这根本不现实!”严锋直接翻到正文去。
跌回童年故事一如既往的脑洞大开——
一个虚构的世界,他们实行着一项奇怪的法令,一年二十四个月制。
6o岁的老奶奶变成了3o岁的少妇,四十多岁的母亲成了二十多岁的少女,并且有了外遇,好像在这个年龄必须做这件事?
2o岁的年轻人变成未成年儿童,街头上能遇见的场景是十几岁的夫妻带着婴儿,军队中的儿童必须退役……
“为什么能想到如此直白又有趣的想法,来讨论年龄的意义?最后爆了儿童与成年人的战争——寓意太多了。特别是这里的儿童也要打引号。”
他真的懂年龄的意义。
严锋来不及称赞,因为这种极具脑洞的短篇,且内容精炼,让他看完一篇想看第二篇。
下一篇的名字就很奇怪《呆儿木什》,这个呆儿木什还是主角的名字。
代表什么?
主角偷盗一张唱片杀害了一家三口……关键是无论是法官还是神父都不能让他有悔过之心,甚至他都不认为自己是错误的。
直到要执行死刑前,呆儿木什一夜间变成了一个婴儿……
这个展开和故事展,以及表达的内涵,都非常精彩。
“人民文学三连霸,曾经的天才作家名不副实啊……”
为什么名不副实呢——尼玛这货岂能用天才来形容?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就好像严锋无话可说了,大西北圈的作家们,也有了不同的反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