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爹今年趁着万岁爷封爵的东风从同知晋升了知府,中间贝勒爷估计使了不少力气。”李夫人一边感慨一边拉着李氏说起家中的事情,“你大哥家的长女有容如今在家里和你小时候也差不多,性子却比你还犟,你嫂嫂教她念《女诫》她也不肯,女红也不乐意做,唯有管家识字拨拉算盘的事情还愿意动一动,差点没把你嫂子愁死。”
“有容好像也就比额林珠大两岁,还是孩子呢。”李氏安慰道。
李夫人叹口气:“俗话说得好,三岁看老,她从小就是个不怕打骂的泼皮性子,跟滚刀肉一样。这样的性子若是男孩子倒好,偏偏叫她投个女儿身,现在在家里是姑奶奶,往后入宫不说,嫁人后可怎么办?”
“可不是巧了,我们额林珠性子也这样,贝勒爷还喜欢纵着。”李氏也是头疼,“这表姐妹俩还真有点像。”
虞燕听着李氏和李夫人两个唠着家里长短的小事,一边将装在白瓷碗里的芙蓉蛋羹并着勺子推到弘昐面前教着他用勺子吃饭,虽说吃得慢但好歹蛋羹没有落得满衣服都是。
下午看戏的地方在漱芳斋,就在南三所边上的地方,四爷家中的女眷难得有解闷的机会,就连三格格夭折后躲在屋里不出来的宋氏都收拾好了出来转转。今日恰好也是虞燕的生辰,陈姑姑干脆给她换了件桃红织金的衣裳,挂上宫里德妃赏下来的璎珞圈,黑软的头发被扎成两个小花苞,看起来玉雪可爱。
李氏虽然是寿星,但也没有让福晋和其他格格坐在那等她的道理,待换过一身衣裳后便牵过虞燕的手,让乳母抱着弘昐往漱芳斋走去。
漱芳斋的戏台旁边放着个铜锣,上面扯了块幡,写着《桃花扇》,虞燕从小就没看过戏曲,听这名字只觉得耳熟,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别的反应。
武氏和宋氏来得早,两个坐在一起闲聊。李氏落座后福晋也跟着到了,她怀里抱着弘晖,手边跟着星德,虞燕看着她反倒觉得福晋的个子似乎又高了点,全然没了从前脸上还稍微有些稚气的样子。
“这戏倒是没听过。”武氏好奇道,“可是南府的习艺太监新出的本子?”
胤禛来得更晚,闻言笑道:“倒也不是,这一曲是承德郎孔尚任出的传奇话本,外面还没演过,爷看过一遍觉得这本子写得不错,便想着给你们也看一回。”
说完他又转头看向福晋:“一场戏到底单薄了些,既然难得有这个机会,不如福晋看着多点两场?”
福晋推脱道:“今日是李妹妹和额林珠的生辰,不如让她母女俩来做这个主。”
胤禛颔首将点戏的簿子递到李氏面前,她虽说认识的字几只手数得过来,但小的时候跟着李老太太看过的戏可不要太多,略扫两下就点了几出:“《长生殿》就不错,《目连戏》也好,都是妾身在家的时候常看常新的。”
虞燕对戏曲那叫一个十窍里面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她认识的字肯定比李氏多,但看着一串又一串的戏名又点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随便胡乱说了两个名字充数。
南府太监们也是第一次演这一出《桃花扇》,但御制的到底还是御制的,纵然是第一回在台前表演,唱词之凄婉绮丽依旧催人泪下。
至少李氏是这样的。
她本就是美人,如今桃眸含泪对着胤禛欲语还休的模样简直酸到了四爷后院的一群女人。李氏才不管别人怎么想的,只觉得里面的字字句句唱词都妙不可言,眼见这一出《桃花扇》都唱完了脑子里还在想着那一句“想当初我与卿在秦淮河边,朝看花夕对月常并香肩。”
这句词硬是叫她想起了从前府里只有她和宋氏两个格格的时候,她几乎算得上是一枝独秀。四爷每次回所里都会到她那陪她做弄些小儿女的游戏,他们也曾一起赏过月,一起并肩相依。。。。。。
福晋觉得好的则是那一句“只怕世事含糊□□件,人情遮盖二三分。”自从她和宋氏的关系因为子女而剪不清理还乱之后,福晋就对人情世事重新下过定义。有的时候有些人并不是她觉得好就会一直好的,她从前打压貌美受宠的李氏,拉拢沉默寡言的宋氏,没想到最后乖巧听话的反倒是那个受宠的,背地里下毒手的却是那个寡言笨拙的。
世事无常、人情复杂,福晋笑着拍拍怀中昏昏欲睡的弘晖,无论如何只要儿子好好的,下面再乱也乱不到她头上来。
胤禛则是冲着其中一句唱词若有所思。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句唱得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