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虞朝太祖制定的律法,明文规定的。监守自盗四十两,受财枉法,都可以判斩刑。
好吧,这么算的话,满朝文武都活不下来几个。老皇帝于是询问梁阁老看法。
梁阁老说道:“这刑罚过于苛刻了,哪有八十两就判斩刑的。”
老皇帝阴阳怪气道:“祖宗之法,不好改啊。”
百官们都无语了。
您老改了多少祖宗之法,心里没逼数。
老皇帝为了把自己亲爹抬进太庙,让他太爷爷的爷爷都滚出太庙了!
真是孝不可言。
这时候严山出列。
他侃侃而言,说了这些官员的钱不是来历不明,而是火耗和炭敬。严山又提了内阁提议火耗归公的计划书,趁此机会,提到铸币的事。
如今白银渐渐增长,正是国朝重新铸币的机会。
不是铜钱,而是银币。
因为西洋人喜欢银币。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而国朝的茶叶、丝绸等紧俏货物,都是西洋人十分钟爱的。这也是海贸中最重要的利益。
自来中枢铸币都是大事,一个不好,就会导致民生凋敝。
而且银币比铜币价值更大,也更容易出乱子。
其实大虞朝也缺铜,因此铜钱在民间流通,早已乱象频繁。
当然,缺铜有一部分原因是许多铜钱都被带到王公贵族帝王将相的陵墓里。
铸造银币的事,显然是一种试探,但仅限于海贸和官员薪俸,算是小心翼翼的尝试。
严山一出手,话题就带歪了。
大家本来是打算引出皇帝南巡的事,但严山这一圈子绕下来,成了火耗归公和铸币的事。
而且还能改贪污罪的刑罚。
总体而言,乃是百官得利的。
要知道,大家贪归贪,但是律令条例在那,心里多少有些膈应,比如这次,不就把大家膈应了。
关键是老皇帝对此事一直不松口,就是要留着膈应人。
现在可好,老皇帝终于松口了。
这实际上也是利益交换。
南巡的事不用再议,可以给大家加工资,并修改律令。
这套路,百官们嗅到一丝熟悉的味道。
督察院的左都御史霍景和吏部尚书王巩面面相觑。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幽灵,一个名为徐青的幽灵飘荡在朝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