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诸葛亮重生在明朝 > 第92章 绝户世家水断流(第1页)

第92章 绝户世家水断流(第1页)

既然已经决定了为刘备效力,刘巴也不藏私,便将自己的决策说了出来。“首先,要解决世家兼并问题,便要了解何为世家……”‘世家’一词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原本指那些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家庭。如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赵、韩、魏、智、范、中行六氏便是是最早被称为世家的大族。先周时期,礼制规定了祭祀的规则:诸侯国只能祭祀五代祖先,即始祖、高祖、曾祖、祖父母和父母。超过五代则不再祭祀,然而,始祖的庙宇却可以世代祭祀,这就是“世家”名称的由来。然而这些世家主要还是以经学传家为根本,学识乃是士族之根基,唯有根基稳固,方可入朝为官。士族起源于汉代,尤以东汉时期为甚,彼时士族极为兴盛,在探究相关历史时,士族与皇权的抗衡始终是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在遥远的东汉时期,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然而,这种学术可不是私塾里先生传授的那些普通知识,它乃是各个家族代代相传的宝贵学问——家传之学。当时,只要是稍微有点身份和地位的家族,几乎无一例外都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家学传承。就拿如今家喻户晓的袁绍来说吧,他所在的汝南袁氏那可是相当了不得!这个家族连续四代都有人担任三公这样位高权重的官职,可以说是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而他们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家学正是孟氏易学。到了本朝的时候,自从光武帝刘秀之后,朝廷规定地方官员可以根据个人的品德和才能来推荐人才。这一政策看似公平合理,但实际上却给了地方豪强们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掌控人才的选拔大权。于是乎,这些有权有势的家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世家大族。随着岁月的流逝,士族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士族之间还兴起了一种名为“清议”的风尚。每当闲暇之时,人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对天下间那些赫赫有名的士人们进行品头论足、议论纷纷。比如那位给曹操下过评语的许劭,他更是组织起了一场声名远播的活动——月旦评。而曹操那个最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评语,也正是从这里流传开来的。然而,士族并不会轻易对某一个人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身价,此亦为士族子弟获取良好声誉的一种途径。若能得到德高望重的老者的赞誉,那么日后在士族圈子中便能更为顺遂。而东汉末年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宦官、外戚专权腐败,于是太学生联合朝廷官员,开始抨击宫中宦官。宦官们自然不会示弱,他们以抓捕党人的名义,大肆追捕天下知名士人,这便是东汉时期赫赫有名的党锢之祸,众多名士皆因此丧生。此后天下局势风云变幻,各个郡县土地兼并严重,并且还出现了大地主。而那个时候印刷术尚不成熟,致使书本珍稀难得,故而经学仅在师门内传承。此处所谓师门,非以家庭为界,而是指师徒之系。故而于古代而言,拜谒一位德才兼备、声名远扬之师至关重要,至少可使人少走诸多弯路,更有甚者可一步登天。然古代最为注重出身,若出身低微,出头之机寥寥无几。如此,经济与知识遂成为士族之垄断物,寻常人等欲跨越阶级,实非易事。东汉以儒学治世,为官者多出自儒生,是以知识之垄断,无异于官位之垄断。东汉入仕之途,主要有二,一则家族有官者内部举荐,二则径直走举孝廉之路,然举孝廉亦需经由举荐,遂有“关系”一说。既有此漏洞可乘,世家大族几乎世代为官,其手中掌控诸多资源。在此等情形之下,门阀统治应运而生,士族往往坐拥大量土地,因土地兼并之甚,致使众多农民沦为流民。为求生计,只得沦为富户、贵族之佃户,总之士族之依附民众多,士族除财丰人众外,于朝堂亦具一定话语权。此类世家多抱成一团,既有文化底蕴,又拥有自家武装力量。汉末,袁绍能于天下大乱后,迅速召集自己的部众,实赖家族之支持,而这些门阀亦逐渐脱离中央之管控。在座的众人对于世家都对世家有一定的了解,除了徐庶和邓范,其他人都或大或小可以称自己为世家子弟。但像刘巴这样能将世家来历、起源以及发展经历讲的如此清晰透彻的却不多。马谡此时也从心里开始认可刘巴,虽然还没将对策讲出来,但能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就已经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了。只听刘巴继续说道:“欲想解决眼下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问题,吾有两策,可圆满解决土地兼并以及事后所造成的后果。”此时的邓范不知何时,已经偷偷摸摸摸到了门外开始听墙角。他当然不是真的生气,如果说为了招募刘巴,那就不能生气,如果说招募不到想要杀掉刘巴,就更不用那么生气。因为犯不到跟一个死人生气。所以,这只是四人联合起来演的一出戏罢了。不知为何,刘备麾下的众人仿佛都:()诸葛亮重生,一切尽在掌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