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受损的为什么是被侵犯者?}
{我觉得是因为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性都是一个难以启齿的事情,尤其是当时那个时代。}
{事隔近八年之后,时任英国驻华公使兼对华商务总监督的德庇时,在1848年2月给巴麦尊的报告中,承认了印度士兵曾强奸过三元里附近的妇女。}
{再隔一百多年之后,广东文史馆于1951年至1963年重新调查,掘出新的说法,谓1841年5月28日或29日,英军十余人在三元里东华里,“恣意调戏”村民韦绍光之妻李喜。}
{由此看来,英军在占领广州城北高地期间确有对妇女犯罪的事实,尽管“调戏”李喜一事在情节上还有使人生疑之处。}
{一般地说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口口相传,很容易失真,就该说法本身而言,尚有两点妨碍定论之处。}
{一、由于当时中外风俗迥异,大户人家女人被生人撞见者即有自认为受辱而自杀者,李喜虽为农妇,但“恣意调戏”仍很难明确事情的性质。}
{二、该调查称,这群“调戏”李喜的英军,为乡人所愤杀(从八九人增至十一人),对照英方文献,似非事实,由此反推前情节,也有不真实之感。}
{而英军调戏李喜的说法是当地的一位老人提供的资料。就资料本身而言,有许多错误,后在调查人员的帮助下,逐一得以克服。}
{而李喜的孙子韦祖在调查中对其祖母受辱事始终未置一词,但却非常强调其祖父在抗英中的领导地位。}
……
天幕上。
青砖红瓦的庙观前。
一群手持农具的乡民汇聚在一起。
三柱红香插在庙前的铜炉中。
“以旗为令!”
一名穿着长褂,辩尾束着金丝的老者看着众乡民,朗声道:
“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吹螺壳打鼓进兵,打锣收兵!”
“不共戴天,誓灭英夷!”
话音落。
棍、矛、耙、刀,直指长空。
……
【接着,三元里乡民聚集在三元古庙,商议对策,决定全村除将老弱妇孺迁走外,十六到六十岁的男子一律留守,以刀、矛、棍、斧为武器,组织起来,以三元古庙的三星旗为战旗。】
【同时,他们为团结各乡人民共同抗敌,还派出代表至邻近各乡求援。】
【当天下午,三元里附近一百零三乡的庄农、丝织户、打石户、水勇和学社领导的义勇代表,云集在牛栏冈,共商抗英大计。】
【会议决定联合起来抗击英军,喊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豪言壮语。】
【表示不怕“夷船坚厚”,齐心协力,“操戈御敌”】
【“务使鬼子无只身存留,鬼船无片帆回国”】
【并约定如遇英军来犯,一乡鸣锣,众乡皆出,诱敌深入,在牛栏冈痛击来敌。】
……
大汉。
“这才是大好男儿吗!”
刘邦猛的一拍大腿,指着天幕里士气高涨的乡民们,大笑道:
“有血勇,何怕刀剑之利!”
吕雉则冷静道:
“清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