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立于长陵东门远眺,远远可见两位功爵的墓冢,而想到两位功臣的气节,心中也十分感慨。”
“有忠有义之人理当获得宠信,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朕派使者以中牢之祀祭奠他们,命大鸿胪寻访曹氏后人继承曹家的爵位,以表彰萧、曹两家的功劳。”
……
【同年十月,刘肇行幸长安,下诏寻求汉高帝功臣萧何、曹参的近亲,让他们继承封地,同时诏令窦宪入长安伴驾。】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到这一幕乐出声来。
“哈哈哈哈!好小子!有几分才智!”
卫子夫不明所以,但看到刘彻这么高兴也微笑的询问道:
“陛下,这孩子聪明在哪里?”
刘彻高兴的饮了一爵美酒,随后对卫子夫说道:
“刘肇这小子,看起来是要找曹参的后人以表萧何和曹参的功劳,但萧何和曹参的功劳是什么?”
卫子夫听闻细细想来,突地瞪大双眼。
“忠于刘氏!使得高祖崩逝后吕氏不敢妄为!”
刘彻听后放声大笑:
“没错!没错!”
“这小子就是在暗示大臣们,他需要像萧何、曹参那样有忠义之心的大臣!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获得皇帝的宠信!”
但卫子夫听后却面带忧色。
“可是陛下,窦家人不也会听懂这含义吗?”
刘彻不屑的笑了一声。
“听其言观其行,可知其人也。”
“这窦氏上下目空一切,他们才不会细想这孩子话里的意思呢!”
“权势迷人眼啊…”
……
天幕继续播放着
长安未央宫内,
朝臣们正在窃窃私语。
“大将军就要来了,大将军有功于国,我们应该更加的敬重他!”
“你想如何?”
“不如我们拜大将军时高呼万岁吧?”
话音刚落,一位大臣愤怒指责道:
“易曰: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他一当人臣的,岂有被称万岁之理。!”
……
【当时,窦宪抵达长安,朝臣私下议论拜他时高呼“万岁”,尚书韩棱愤怒道:“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才止住了这场闹剧。】
……
大汉·文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