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爷爷莫急,成祖爷殡天后,您给成祖爷的庙号是‘明太宗’,而非‘明成祖’啊!”朱由检眼看着朱高炽神色慌张,连忙开口解释。朱高炽听后,心中稍定,但仍有疑惑未解:“还好,还好……不过,由检啊,既是如此,那你又为何称老爷子为成祖呢?”面对朱高炽满脸的问号,朱由检不禁有些犹豫不决。他实在难以启齿,告诉朱高炽这其中的原委。难道要让朱由检坦白地对朱高炽说,因为自己的父亲未能进入太庙供奉,所以自己的子孙后代想出办法,将朱棣的地位拔高,从太宗升格为成祖,使得原本属于朱高炽一脉的正统地位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朱高炽的牌位被移出正殿,迁往偏殿?这样的事实对于朱高炽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也是对明朝皇室家族内部纷争与权力斗争的直白揭露。然而,朱由检深知此时此刻,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泄露这个秘密。在沉默片刻之后,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努力组织着语言,想要找到一种既不冒犯又能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来回应朱高炽的疑问。他的目光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似乎在脑海中搜寻着合适的词汇。终于,他开口说道:"洪熙爷爷,您知道吗?其实关于成祖爷庙号之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里面牵涉到许多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因素,错综复杂得让人难以理解。而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则要追溯到几十年后的土木堡战役了。"他顿了一顿,继续解释道:"那场战争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导致了大量士兵伤亡、国力衰退,更使得朝廷内部出现了一系列权力斗争和政治动荡。这些变故使得文官权力剧增,武将地位直下,后世的皇帝一直都想从文官手中将权力收回,可是始终没有更好的效果,而太宗的庙号变为成祖,便是后世某位皇帝与文官之间进行的权力角逐,史称‘大礼仪’事件。"朱由检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朱高炽的反应,希望自己的这番话能够平息他心中的疑虑。听到朱由检的话后,朱高炽沉默了,他想的很多,一个简单的庙号问题竟然成了皇帝和文官之间的权力角逐,后世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权力被文官所掌控。“由检啊,你跟老祖说说这个土木堡的事吧。”洪熙爷爷,晚辈有一不情之请,望洪熙爷爷应允。”朱由检忽然向朱高炽深鞠一躬。“由检,不必多礼,有事直说便是。”朱高炽扶起朱由检道。“晚辈恳请洪熙爷爷废黜太孙嫔孙氏。”朱由检一脸肃穆。“莫非孙氏做了有损大明之事?”朱高炽闻言,联想颇多。“孙嫔,自幼与太孙朱瞻基相识,永乐十五年与太孙成婚,后洪熙帝驾崩,太子朱瞻基登基,改元宣德,孙嫔升为皇后。”“宣德皇帝于宣德十年驾崩后,其子朱祁镇登基称帝,号正统皇帝,皇帝年幼,孙嫔升为太后,垂帘听政。”“孙氏纵容太监王振,扰乱朝纲。后来瓦剌侵犯大明边境,正统皇帝朱祁镇御驾亲征,五十万大明军士出征边境。”“军中将领欲汇报军情,竟需向王振行贿方可见正统皇帝。军队指挥大权尽落于一太监之手,最终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于土木堡,正统皇帝被瓦剌生擒,大明国力大损,异族围困北京城,我大明险些亡国。”朱由检想起史书所载,语气凝重。“你说什么?”不知何时,朱元璋和朱棣已至朱高炽身后,闻朱由检所言,二人皆满脸震惊。朱高炽亦呆立当场。“五十万大军,五十万大军啊!由检,瓦剌当时有多少人?”朱元璋瞪大双眼。“三万。”朱由检沉默须臾,终是道出事实。“哈哈哈哈哈。”“三万。”“五十万大明将士对阵三万瓦剌畜生,竟全军覆没。”朱元璋蓦然笑起,笑声中饱含杀意。朱棣咬牙切齿道:“真是荒谬!五十万大军居然败给了三万瓦剌人!”他转身怒视着朱高炽,“这都是你们这些后辈的无能!”朱高炽脸色苍白,低头不语。朱元璋则阴沉着脸,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时,朱由检轻声说道:“老祖宗,老祖,此事并非完全归咎于太孙嫔孙氏。但她纵容王振弄权,确实难辞其咎。”朱元璋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没错,我们不能让大明的江山断送在咱手中。”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棣,问道:“由检所言之孙氏,是否真有其人?”语气之中带着几分疑虑和审慎。“回爹的话,确有此人。”朱棣回答道。“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朱元璋语气不带一丝情绪。“儿子知道,请爹放心。”朱棣语气森然。“爷爷,不要啊。”刚刚还被四人围殴的朱瞻基挣扎着爬到了朱棣的面前恳求道。“瞻基啊,大明江山不能毁在一个女人的手里,你忘了你太爷爷定下的规矩了,后宫不得干政,从你太奶奶那一代,到你奶奶,再到你娘,都以贤着称。”“那个女人非死不可。”朱棣冷酷道。“爷爷,求您,看在孙儿的情面上,留她一命吧。”朱瞻基对孙氏还是有感情的,虽然胡氏才是他爷爷定下的太孙妃,但是他更:()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