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屏盼着县令早点儿走,不然她带荣田渠来这一趟,白耽误工夫。
盛屏和荣田渠没在店里待太久,出了店门,他们没再在街上逗留,直接回了李氏客栈。
王青见来了生人,有些腼腆,院子也待不下去了,钻进厨房帮柳大娘生火做饭。
这些天柳大娘每天都洗面粉做澄粉,盛屏干脆也不闲着,马上用澄粉做了一道红豆馅儿的点心出来。
叫大家品尝时,都觉得味道是不错,就是不太甜。
盛屏在红豆馅儿里是放了蜂蜜的,可能是放得不够,导致甜度不达标,可是她吃在嘴里,细嚼慢咽,再三回味,她认为不是蜂蜜放得不够,而是蜂蜜独特的味道,掩盖了红豆的风味,导致吃在嘴里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思来想去,还是缺白糖闹的。
白糖虽然没有蜂蜜那么甜,但是它的味道是很单一的,只有甜这一种滋味,调配适度,能完美地融合在食物中,且不喧宾夺主。
现在能用到的糖主要是红糖,但是红糖里的杂质太多,导致其风味太明显,而且每次买来的红糖的品质也不同,所以味道上也有些微区别。
还是得想办法制白糖。
原先盛屏只是动了一下念头,接着就被贡品两个字砸回去了,可现在有刘家的关系,成王又即将来这里,若是制出了白糖,交给刘家,刘家再献给成王,成王再往上报,朝廷日后再想吃白糖再不需要依靠外国上贡,也算是功劳一件。
她作为平头老百姓也跟着受益,岂不是两全其美?
盛屏越想越觉得可行。
她把家里的两罐红糖拿出来,先烧两锅开水去除水里的杂质,放凉以后再加热,收集水蒸气,制成蒸馏水,然后把红糖倒进去让其充分溶解,接着就到了‘去色’的关键步骤。
盛屏首先想到净水器的工作原理,水经过层层过滤后,就能得到纯净水了,主要用到的材料是活性炭。
活性炭这东西盛屏是知道的,她曾经用来去除过冰箱异味,它可以吸附细小颗粒。
名字里带了一个炭字,她很自然的认为是木炭制成的。
于是她把木炭碾碎,充分研磨成粉,倒进了溶解的红糖水里,搅拌均匀以后,用细棉布做滤纸过滤。
然后,得到的红糖水颜色并没有任何变化,此法失败。
她又想到黏土也能吸附杂质,于是她把黏土烘干以后磨成粉,与红糖水混合搅拌再过滤,不出意外又一次失败了。
盛屏没敢再继续尝试。
她明白以她现在的知识储备量,像白糖这样高级的东西她是做不出来的,没有必要再浪费钱财。
所以还是老实的用蜂蜜和红糖吧。
风味上无法精益求精,那就要在外形上下足功夫。
她费劲制作澄粉也是为了在一众酥皮点心里脱颖而出,现在只需要在这个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就行。
不管是面粉还是澄粉,都是要加水调和成面团的,所以塑形起来很简单。
常见的形状有圆形和花瓣形,上面也许还有其他纹路,就像是制作月饼那样,这些东西荣山叔能做,她赶紧画出几样简单的花样,让老刘头捎给荣山叔,叮嘱他做得精致些。
她已经打算好了,在没有大棚无法实现食材自由的当下,跟着季节推出不同味道的点心是最优选择。
一年四季的花、果各有不同,就以此为基础,花果调味,再塑形成花果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