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很快从贾母处拿到了紫鹃以及她父母以及弟弟的身契,每个月的月钱也由黛玉直接支取给几人。紫鹃仍跟在黛玉身边,她父母和弟弟则被派去了林宅,跟着白英一起打理京中的几处宅子。
贾府省亲别院的修建仍在大操大办中,不过因着贾母之前的叮嘱,规模尚且有限,皇家派人来看了之后,便挑选了日子让元春回府省亲。
省亲这日,宫里上书房正常上学的时间,等黛玉回到贾府,元春尚未回府,黛玉换好衣服,跟其他姐妹一般盛装等着,贾母等人早已按品大妆起来,候着宫内的消息。还好贾琏与皇甫明柯宫里的太监夏守忠有些交情,夏太监提前安排了下面的小太监,等元春快出宫门前,提前快马来报给荣国府的人,让老太太、太太等人不必一直等在门外。
元春快到傍晚才出了宫,往贾府来,终于见到了久未见到的亲人们,述说了几句思念,夸赞了几句新建的园子,安排了一场显示家中众姐妹和兄弟才能的颂圣大会,黛玉本就经常在宫里出入,有心将舞台让给众姐妹和宝玉,因此随便应付了一首。元春在这个新建的园子里面待了没多久,便在宫里女使的提醒下匆匆回到了宫里。
第二日,元春在自己宫里等着皇上召换,本次开了省亲的恩典后,每个省亲的嫔妃第二日都会被皇上叫过去问几句,以示对于孝心的重视和赞赏。
元春将姐妹们呈上的诗稿翻了好几遍,家里在太上皇和皇太后推崇无才便是德后,对于家里姐妹的教养就从读书转向了针线女红,因此几人做出的应制诗都十分平平,看不出什么才情,其中只探春的好一点。但是在黛玉这个表妹的对比下,就显得十分不够,不过黛玉常年在八公主身边伴读,反而是这次省亲的加分项了。再就是李纨和薛宝钗的,因着年龄到倒胜三春许多。
而自家弟弟是贾府的未来和依靠,自己便让其作了四首,一首比一首好,只是,相比黛玉的,确实还差了一大截。元春拿出其中最佳的一首,便将其放在最顶上。
待皇甫明柯宣召,元春走到偏殿,等待着里面召请,听到里面传来一个温柔的女声,仔细辨别后,是皇后崔明珠,元春思索片刻,偷偷将手里捧着的诗稿的顺序换了一下,将黛玉的放在最上面。
“宣贤德妃贾氏进殿。”
元春恭敬的走入殿中,跪拜在地,“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快起来吧,昨日你回家省亲了吧,史夫人一切都好吧?”皇甫明柯问道。
“谢皇上恩典,祖母一切都好。”
“家里一切都好吗?可发生了什么新奇的事儿?”崔明珠笑着问道。
“谢皇后娘娘记挂,家里一切都好,昨日家里诸姐妹兄弟感念皇恩,吟了几首诗,若有幸想请皇上和皇后娘娘一观。”
“呈上来吧。”
皇甫明柯并不太在意,原本随意一观,却见到署名林黛玉的诗稿被放在最上面,他复又看了两眼,看着跪在地上的贾元春一脸的恭敬,便多看了两眼诗稿,又看了宝玉写的那首,相比林家姑娘写的确实差了些,他随手便将诗稿递给了身边的崔明珠。
“确实不错,贤德妃近日也有些进益了。”
“确实不错。”崔明珠也看到了黛玉的诗稿,对着皇甫明柯两人点点头,便在以往准备的赏赐基础上,厚了三分给了贾元春赏赐。
元春见两人的表现,当下也松了一口气,赌对了。
当日,崔明珠便召了贾元春,元春从皇后宫里出来后,脚步沉重了不少,紧紧握住袖子里面的东西,暗暗下了决心。
过了几日,装病多日的甄太妃接到甄家传来的信,在得知林如海找到了甄家草菅人命、行贿受贿、大肆敛财等多个证据后,甄家府上诸人都陷入了慌乱之中,在甄家老太太的坐镇下苦苦支撑,加大了管家的力度,也加强了对府里诸人的管教力度,因此好长一段时间甄家倒是没再闹出新的事儿。不过仗着太上皇将林如海弄死,又重新拿回了那箱催命符后,众人便渐渐又松懈下来,这不,府里的表少爷居然当街打死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