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正式开工,半个月内,底料两千斤,辣条八百斤。”
“你们各自算一下需要多少人,明天就贴招工启事。”
李玉瑶准备把两人独立培养,现在就差榨油坊的人。
前期两个人榨油供得上辣条用就行。
“我自己算?”崔氏局促,看了看巧姐已经提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玉瑶,我不会啊。”
“大嫂,你一天能洗多少面筋?一斤面筋蒸后剩多少?”
“十五斤面筋,十三四斤。”
“一百斤辣条需要九十五斤熟面筋,五斤辣椒油。八百斤就需要。。。。。。”
崔氏豁然开朗,原来可以这样推算。
最后确定,辣条作坊十个人,连带崔氏十一个人。
底料作坊十五个人,连带巧姐十六人。
商量好细节后,李玉瑶起草招工告示,贴在村口大槐树下;
见三人忙完,马氏屁颠过去,“小妹,啥时候去买年货?”
“现在,喊上娘,咱们一起去。”
一行人刚准备出门,就碰到镇上香满楼吴掌柜,还有县城德昌楼掌柜,昌掌柜,刘氏饭庄刘掌柜,还有几个她叫不上名,都是二哥对接送麻辣香锅的。
“李姑娘,这是准备出门?”
六个人笑眯眯从马车上下来。
“快过年了,带着家人去买些年货。”
马氏见一溜五辆马车,双眼放光,小姑现在结交都是这么厉害的人,穿着金贵。
“快过年了,这是我们大家伙的一些心意,请李姑娘收下。”
吴掌柜礼最重,因为他的铺子货多,一天五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