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王秀全,卢三好,贾汉复(求订阅,求月票)“大头,朕听说你的两位夫人都已经怀上了,而且还是一儿一女?”乾清宫南书房内,康熙皇帝看了眼刚给自己行过大礼的王忠孝,也没问什么军国大事,而是笑着扯起了家常。虽然只是家常,但是在王忠孝听来,也有敲打的意思!王忠孝可没在给康熙的折子中报告自己的两个老婆都已经怀上了,更没向康熙报告过两个还没出生的孩子的性别——实际上他自己也不大清楚吴小菟和杨小环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这年头又没b超可以看,只是靠乐神医把个脉怎么可能把出来?不过也没一定这个乐神医还是有点神奇的!之前他给吴小菟、杨小环诊出喜脉的时候,王忠孝也不相信,这玩意靠把脉怎么可能把出来?可结果还真的都有了!但王忠孝没有在给康熙的折子里说自己老婆怀孕的事儿,更没提及未出生孩子的性别,那么康熙皇帝是怎么知道的呢?对了,一定是乐神医和曹寅在密折里面报告的!想到这里,王忠孝就忍不住瞄了瞄跪在自己左右的两人——好嘛,一左一右俩特务!这还不得看得死死的?自己那么大的忠臣,就被这样对待,这个康麻子真是太可恨了!曹寅、乐神医也不够朋友,居然帮康熙监视自己!而自己给康熙的密折中可从没说过他们的坏话啊!只是稍微提了一句江宁织造曹玺不大会经营,织造衙门有些亏空“回禀皇上,”王忠孝一脸笑呵呵地回答道,“奴才的两个夫人的确都怀上了!不过怀得是男是女,奴才也不敢确定那是乐神医诊脉诊出来的,也就姑且一听吧。”康熙呵呵一笑道:“乐显升猜得还是挺准的有个六七成准头吧!不过他最拿手的还是安胎、保胎,他们乐家还养了会摸胎位的产婆,如果胎位不正,她们还有办法帮着正过来。”有那么厉害啊?王忠孝心说:原来同仁堂的老祖宗是有真本事的,回头得好好亲近亲近!康熙又道:“乐大夫,回头让你家的产婆去给大头的两个夫人看一看。”乐神医笑道:“臣领旨”领完旨,他又扭头对王忠孝说,“世凯,你的那两个夫人都是好生养的,特别是那个老二丰r肥t不说,长得还挺结实,只要胎位还行,一准能安安稳稳把孩子生下来。”吴小菟和杨小环都是习过武艺的女子,经常锻炼的。特别是杨小环,那可是王忠孝的女徒弟,虽然给师傅当了小妾,但是训练一点没落下。王忠孝一有功夫就教她骑马、射箭、耍大枪和撂跤。王忠孝特别喜欢和她撂跤,可有意思了,两人能一块撂上十几个回合,有时候还会让吴小菟加入,王忠孝以一敌二,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精神这身体素质在那儿搁着,生孩子还不跟玩似的?听乐神医这么一介绍,康熙都有点动心了!他可听福全说了,那个瑞信堂的大掌柜杨起隆有好多漂亮妹子,最近还介绍了一个给福全认识康熙虽然有点动心,但他和福全不一样。福全是个闲散王爷,有喜欢的汉人女子养在外面当外宅就是了。可他不行,他是皇帝,一举一动不少人看着呢!而且他为了平吴三桂,已经对八旗子弟进行了充分动员!正身旗丁中的精壮,大半都编入了八旗新军,隔三差五就要出城去丰台大营随营操练,过一阵子还要开往四川和湖北——现在三镇绿营新军都已经开拔了,分别去了广东、四川、湖南,但是三镇八旗新兵还在那儿慢慢训练呢!不过早晚还是得开拔,这大老远的往湖北、四川、云贵去,那谁能乐意?所以下面的八旗子弟多多少少都有点怨言。康熙自己如果再有点荒淫无道,那底下的八旗子弟可就更加不满了凭什么伱那么荒淫,而咱们就得丢下老婆孩子跑那么远去和吴应麒、鳌拜打仗?想当年鳌拜当权的时候,大家可没那么辛苦想到这儿,康熙就把那点儿荒淫无道的念头暂时排除了,然后继续和王忠孝拉家常:“大头,你儿子的名儿取了吗?”“取了。”王忠孝说,“如果是一儿一女,那儿子就叫秀全,女儿就叫云娇。如果是俩儿子,那大儿子叫秀全,二儿子叫秀清。”这不是巧了吗?王忠孝的儿子正好是“秀”字辈,他又是“世凯”,又是“大头”,冥冥之中的天意已经摆好了。所以他就顺理成章给自己的儿子起名“秀全”、“秀清”、“秀忠”!“王秀全,王秀清”康熙觉得这名字不大好,说不出为什么不好,但就是不喜欢,不过他也没干涉,只是点点头说,“不错,名字不错!”康熙又一指在王忠孝身旁跪着的卢一峰,“大头,你还认得他吗?”“认得啊!”王忠孝笑道,“他不就是大理卢三好,原来的曲靖知府啊!”“卢三好?”康熙笑着问,“‘三好’是字还是号?”,!“是号,”王忠孝回答道,“他是云南官场上出了名的好官,从来都是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帮过不少人,而且为官也公正清廉,曲靖府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向来是云南最富的府,比昆明都强出不少。所以云南官场上的同僚就送了他一个号,叫‘三好先生’。”“三好先生?”康熙笑道,“卢一峰,原来你还是个好官啊!可惜你这样的好官在吴三桂、吴应麒那里得不到重用。现在你到了朕这里,只要好好办差,将来一定会有好前途的。”“谢皇上”听了康熙的话,卢一峰已经流出了忠诚的眼泪,重重磕了个头。康熙点点头,又鼓励二人道:“王世凯,卢三好,你们两个人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又都是云南出来的,和平西王藩下的人都很熟悉现在平西藩内出了点乱子,朕又不愿意大动干戈,就想用点伐谋的手段,最好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平西王世子正好给朕出了个招,愿意将平西藩让给他的三弟吴国贵,循孙延龄之例,封吴国贵当云南将军,以拉拢吴国贵效忠朝廷。你二人和吴国贵可熟悉?”“熟悉!”王忠孝点点头,“吴国贵的儿子吴世珏还是奴才的把兄弟呢!”卢一峰说:“微臣和吴国贵也有些交情。”康熙满意地笑了笑:“看来你们二人都有了建功之地!朕希望你们二人可以通力合作,一起为朕为大清为天下抚平云南立下不世之功。”“臣为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卢一峰又给康熙重重磕了个头,还是那副感激涕零的模样。“皇上但有所命,奴才万死不辞!”王忠孝也学者卢一峰的表情,给康熙行了个大礼。康熙又道:“卢一峰,你刚到北京,先好好安顿一下,然后就先到丰台大营去效力吧。王大头,你这次的差办得不错,朕先给升一个总兵衔,再加一个丰台大营的赞襄军务衔,你的粘杆长还继续当着,等云南平定了再放到曲靖去当总兵。曹寅,你这回的功劳也不小,不过你的年纪还小,还需要再好好历练这样吧,朕给你个粘杆长的衔儿,去东堂子衙门给大头帮忙。”王忠孝从景运门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有点心事重重了。因为康熙刚刚提拔了曹寅当了东堂子衙门的粘杆长。虽然王忠孝的粘杆长也还在,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康熙是要培养曹寅接了粘杆处东堂子衙门!很明显,康麻子始终没有把王辅臣、王忠孝、王吉贞当成自己人哪怕王辅臣和他也是“一奶同胞”,但他还是想把王忠孝一手创建起来的东堂子衙门交给曹寅,然后给个曲靖总兵或是什么援剿总兵就想打发了王忠孝!也幸亏王忠孝早就看穿了康麻子的真面目,早就准备把大清朝给坑死了,要是真的当大清忠臣,那可就当亏了“大头!大头”王忠孝正想心事呢,突然听见个熟悉的声音,赶紧抬头一看,发现喊自己的不是别人,就是大清第一“扶弟魔”爱新觉罗福全。福全身边还跟着俩人,一个是王忠孝的好哥哥王吉贞,还一个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子,穿着件很旧的长衫,脸长得非常凶恶,不过却堆满了笑容,正捋着白胡子在那儿朝王忠孝笑呢!这个长得凶恶,表情却很和蔼的老头,王忠孝看着有点眼熟,但却想不起来是谁?不过他既然和福全站在一块儿,那必然不是一般人呢!再瞧瞧他这个长相,年轻的时候多半是个巴图鲁!想到这里,王忠孝赶紧上前去,先给福全行了一个打千礼,然后又转向那老大爷,行了个晚辈的打千礼,还笑着问:“给老大爷请安了。”“大头,你小子怎么叫我大爷呢?”那老爷子一脸和蔼地说,“我是你贾大伯啊!”“假大伯”?王忠孝心想:我还有“真大伯”吗?“老二,”王吉贞看见弟弟一头雾水,赶紧指着那老爷子说,“这是贾太保啊!”贾太保想起来了!王忠孝终于想起来了,这老头子是清初山西籍“贰三四五六”臣的一个老大哥,还有一个很“不大清”的名字:汉复!另外,这老爷子还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典型。这位贾汉复是山西曲沃人,明末时候当了淮安副将,顺治二年降清,隶正蓝旗汉军到这儿,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贰臣军头,和王辅臣也差不多。但是个贾汉复降清之后却突然爱上了学习!一大把年纪了,还是个军阀,居然把少年时扔下的四书五经又捡起来了。经过了十年苦读,到顺治十二年时,他终于成功的把自己从一个武夫军阀读成了文官御史武转文,当了京畿道掌印监察御史!当了一年御史后,贾汉复就升官了,当了工部右侍郎,然后是左侍郎,再然后又巡抚河南,还加了兵部尚书,到顺治十六年时又加太子太保,这就是从一品的文官了!随后,贾汉复又去陕西当了巡抚,在陕西巡抚任上,又修复关中书院,又修建文昌阁,又创乔山书院,还请名儒讲学。很有一点要当大儒的意思!反正是把大部分的积蓄都花在兴办学校、传播儒学上面了。,!不过康熙皇帝却不怎么看得上贾复汉,在搞倒鳌拜掌握大权后,转手就让他致仕了——估计是名字起坏了,叫什么“复汉”,这名字听着就要反清复明了!康熙皇帝能:()康熙,你的大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