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买活无防盗格格党 > 11701180(第12页)

11701180(第12页)

“可不是!”小伍踢了踢沉甸甸的水桶,“就光靠手抄网也有这些!这里的鱼根本不知道怕人,你在水面上大声说话都没事。这要是在老家内河,说话声音大一点就早跑了。”

他们一边说一边还在做事,把抓到的每一条鱼都拿出来看看,认识的扔到一处,嘴里念着:“鲱鱼、鲭鱼,鲷鱼,这是什么?珊瑚鱼吧?这个花色见过没?”

“见过的,见过吗?等等,见过的好像……再等等,见过吗?”

“我问你还不如不问!”小伍把手里的另一条鲭鱼啪地一声甩在小曾腿上,抓起色泽鲜艳,呈现黄黑条纹的鱼儿扔到一个小桶里。庄长寿也是好奇地看着,“这种鱼在南洋好像都没有见过。”

“这是远海鱼——也不能这么说,这是避人鱼,这种鱼对水质要求高,在珊瑚礁里是多的,而且水还要干净,我们华夏本土不说了,水温冷,珊瑚礁很少,就是南洋,近大陆的海域也很少有珊瑚礁,都是在南洋岛上,而且要人少,水干净才有这种珊瑚鱼——这鱼在珊瑚礁里长,而且花色也斑斓,就这么叫了。”

小曾解释道,“也就是因为花色每条或许都不同,这种鱼的种属很难分,只有虫老知道有几种,我们反正都叫珊瑚鱼,每次出来捕鱼,认识的就直接吃了,有不认识的鱼,都给虫老看看,让他拍个照片,留下文字记录什么的,回去也好上大图书馆,或者是仙库进行对照。这也是虫老的工作内容么。这次是他来过了,就没跟,不然,如果是第一次正式捕鱼,他都要在旁边的。”

大木号上的职位,的确颇有一些是比较特异的,和一般的客船不同——船医什么的,对于大船来说其实算是标准配置了,尤其是远洋客船,都是有设置的,往往还兼任船舶教师,有病治病,没病的时候就组织客人、水手继续学习扫盲。

大木号上除了拥有医学知识的水手之外,还有两名在医院工作过,有水兵经验的船医,在船上地位很高,能住双人间——这基本就是最高礼遇了,大木号能住单间的按道理只有船长,其余如郑大木和祖天寿等,都要和人共住,水手更是都住多人间,只是比那种铺位少于船员人数,必须采用‘热铺’制度,也就是按当班时段来分配船位的船只要好一些。

除此之外,大木号上还有动物学家和地理学家两个学者职位,地理学家由领航员中的一人兼任,黄秀妹也算一个,这都是船员多面手的体现,而动物学家崇虞山则是昆虫专家,在动物和鱼类这块的学问也很广博,不靠岸还好,一靠岸基本很少见到他的人影,总是在捕捉昆虫的路上。

他也是少见的不分担船务工作的船员,在船上时他一直在制作标本,屋内全是瓶瓶罐罐,黄秀妹还特批他能住一个单间,也没有什么人抱怨,因为谁也不想和各种罐装的昆虫住在一起,尤其是在吉亨城他还捕了一些蜘蛛,也不知道是哪里弄来的,要不是黄秀妹严禁他喂养,只接受死蜘蛛上船,崇虞山没准还会在船上养起蜘蛛来呢!

经过了土著和鲸豚捕鱼的波折,之后再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变故,几日航程下来,大木号已经越过了危险峡,正式进入珊瑚海,并且调整航向,到达了计划中的下一个补给点:这些补给点在航海计划中都是做好的,它们最开始也是黄秀妹船队确定下来的。

在第一次拓展航行中,船队是沿着海岸线行驶,过一段时间就会寻找靠岸点,如果成功地在靠岸点附近寻找到了水源,也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个地方的坐标和附近的地形就会被记录到航线书中。前段时间,探索船队出发的时候,也已经在这些初步的补给点坐标中,选择了几个坐标来做自己的考察点。

他们每到一个考察点,都会向吉亨城报平安,并且报上坐标。这样,大木号追着它们走的同时,也就很明确地知道了自己在什么坐标点上,能够看到探索队留下来的信息,以及自己和探索队之间,还差了多远。如果是探险船队,彼此走散了的话,也会知道可以在什么坐标点上汇合。

别看双方出发的时间,隔了很久,但探索队要勘察地理,记录水文、物产信息等等,速度当然不快,眼下探索队大概是到达了袋鼠地东南面,还没有折角,仍旧在考察一个气候适合建城的海湾,大木号如果一路扬帆,要追上他们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也暂时不在大木号的目的地中了,大木号现在停泊的三号补给点,附近就是之前勘察出的露天煤矿,大概从上岸处再走一天多的功夫就可以到达地头,之后顶多再往前走一段路,到达四号补给点,考察在那里建立定居点的可能,也是带着祖天寿来认认门,以目前的情况来说,他能选择的最远定居点也就是在彼处了。

但凡是大船,在近海的航线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有礁石的海域,有时候根本无法真正靠近岸边,只能在浅海抛锚之后,依靠小木船来和岸边交流。这个补给点就是这样,大木号抛锚之后,就靠平时悬吊在船边两侧的随行小船来交通。

部分人员上岸,部分人员留在船上,随时准备启航——这也是黄秀妹定下的规矩,任何时候船上都不能没人留守,全员上岸,把不设防的船只留给潜在的敌人,在她看来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这也是买地水军被教导过的行船第一大忌。

当然,靠岸之后,饮食也会有所变化,伙食就不那么依靠罐头了,在海产丰富的地区,不但会派出船员捕鱼,而且那些上岸的船员,也有很多人会在退潮时去赶海。

庄长寿一行三人回到岸边时,就见到不少人蹲着身子,腰间挂着小篓,蹲在那里掘沙,就连郑大木也不例外,甚至居然连这几日都有些精神不振的祖将军,都早早起身了,蹲在沙滩边上在那里捡贝壳呢——他也不知道怎么挖蛏子,怎么钓虾蛄,但这里海边有极多蛤蜊,俯拾皆是,捡点回来,养个一天半天的,等沙子吐尽了,拿来做汤都很好喝。

罐头吃久了,新鲜的海味总能让人胃口大开,庄长寿见自己的室友似乎从打击中回过神来了,也是精神一振,走到他身边笑道,“祖将军快来看,这珊瑚海的鱼获真是丰富,那鱼简直就是自己往网子里跳那,在这里建个定居点,我看就光靠打渔都能吃饱喝足了!”

光吃鱼其实并不能饱腹,但对于主食不成问题的人来说,海鲜就是很好的佐餐佳肴了。大家看到那桶里手臂长的大鲈鱼,都是赞叹道,“这是手抄网捕的?这能抓到?”

“就和自己往网子里跳一个意思!”小曾拎着桶向大家炫耀着,“下午要是没别的活,我都想再去钓点虾了,这里有一种大鳌虾,肉质很紧实,不如河虾鲜美,可吃起来也满顶饱!把肉剥出来,切段放点辣椒爆炒,想起来让人流口水!”

庄长寿道,“怎么能爆炒海鲜呢!这刚出水的海味,清蒸了点蒜蓉酱油就足够啦!哟,祖将军,你挖了好多牡蛎!”

“是吧,这海蛎子黄怪大的,这东西要能挂了面糊,炸起来,外头酥脆,里头还是吸溜吸溜的,鲜灵着,俺们前些年在庄子上都这么吃。”

尽管除了清蒸汆水之外,其余做法一时间不易实现,但南腔北调,这么多人说到家乡的吃法,还是令人口水直流,祖天寿脸上,似乎早已没有任何惆怅彷徨了,乐呵呵的指着篓子里一个个大牡蛎壳向庄长寿炫耀,“这我自己亲手挖上来的,指定能好吃!”

自己钓的海鲜、采的山珍,那就是好吃,这是没什么可质疑的道理,一时间郑大木也提了自己钓的虾蛄过来炫耀,这种钓虾的办法,也就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孩子能熟练掌握了,首先要能在退潮后的沙滩上,发现虾蛄留下来的小气孔,随后再将一根细细的木签子,插进去微微搅动,激起虾姑捕猎的兴趣,等它咬上签子,往上一提,虾蛄就被钓出来了。

郑大木拿来的虾蛄中,大的有庄长寿半边手臂长,让祖天寿大为赞叹,庄长寿倒是司空见惯,笑道,“南洋也有,这种条纹的虾蛄,肉很好吃!”

小的也就手掌长,但尾巴带彩,这是庄长寿也没有见过的,郑大木道,“还有一种尾部带绿的,好像都是本土沿海没有的,我们也挑出来养着,先不吃,等虫老回来了给他看一眼再说。”

崇虞山却是一大早就出门去捕虫了,因此不在,船是昨晚到的,黄秀妹已经把任务分下去了,也不用大家一起来来回回,今早小木船来回运人,赶海的赶海,捕鱼的捕鱼,还有一些人,则去补给点那里取水洒扫,等一会大家直接去吃饭。

这边几人站在这嶙峋的沙滩上,正在盘点鱼获,筹谋着怎么把海鲜运去补给点厨房,庄长寿又提到了珊瑚日出的美景,以及潜水镜的事情,祖天寿和郑大木都有些意动,但他们明天是要去考察煤矿的,时间上不好安排,正在商议时,突然有人从远处林中跑了出来,有些气喘地叫道,

“公子,公子——补给点的木棚被人动过了,翻得一团乱!留下的航海日志也不见啦,缸里水都空了——种种迹象来看,不像是袋鼠,倒像是被土著来光顾过了!大副让我们先别过去,回船上找船长汇报商议再说呢!”

“土著?!”

几人都是异口同声地惊呼了起来,彼此对视了几眼:原来不止东南,在这东北部,也有土著痕迹?前些时候,竟没有发现么?

这些土著,和之前在危险峡见到的那些凶猛生番,可有联系没有?他们对吉亨城或者说探险队,又有几分了解呢?

诸多问题,随着这个发现都涌了上来,本来明朗的煤矿前景,似乎也陷入了一定的疑虑之中,郑大木和祖天寿对视了一眼,把手往下一挥,果断地道,“生番危险,小心为上,走!先回船上再说!”

第1180章袋鼠生番

“袋鼠地的生番,看起来遍布得也很广啊,不是,按照课本上所说,应该就算有,也是在东南部吗?”

“课本上毕竟是另一世了,也不是什么事都一样的,至于这不一样,到底是世界的不同,还是书本的不实,这就不好说了。”

原本忙碌的搬运工作,现在立刻告一段落了,当然,本来预计的登陆行动也并没有完全终止,黄秀妹并没有下令收回已经搬入补给点的物资,而是改换人手,派出了身手矫健,而且持有火铳的水手,前往补给点附近勘测周围的情况,寻找土著的踪迹:

热门小说推荐

反贼平天下
情缘千夜反贼平天下
...
诸天从流月城开始
高烧三十六度诸天从流月城开始
...
暗夜
轩胖儿暗夜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