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买活无防盗格格党 > 11301140(第11页)

11301140(第11页)

谢双瑶打开手机,看了日历一眼,决定道,“给她几天时间考虑吧,三天后,拖拉机翻完城里的地,我会带一百人先回京城,我估计这边扫盲班半个月内可以结业了——”

要说半个月内都通过买地标准的扫盲班课业,这是不可能的,粗通汉话其实也都根本做不到,但冬天马上就要来了,拆城的活干完以后,不赶紧上路,难道真要让人冻死饿死在老城里吗?

这结业标准,肯定也要灵活地调一调,用些话术忽悠一下遗民,再说什么到了目的地还会严格考核一次等等,让他们在迁徙时加倍努力地学也就是了,谢双瑶扭脸看了专职秘书一眼,见角落里的她会意地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会把思想传递给现在充当教师的随行人员,这才继续对科尔沁姐妹交代道,“三天后,离开之前,我会给囊囊大福晋半个时辰,她可以把握机会,说说自己的想法,再选择去向。”

“去卫拉特,也是开疆拓土,不过我估计她可能得和黄贝勒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快融合。去黄金地,也是开疆拓土,就是处处都要依照买活军的规矩,恐怕族人会难管些。”

不管是哪里,其实都缺人,而且尤其是缺有才能有智慧的人,谢双瑶看着宝瓶那双闪闪发亮的双眼,暗自一笑,心想没准宝瓶会把囊囊大福晋忽悠去卫拉特,毕竟,似乎她对黄金地是很有向往的。

好啊,如果是自己愿意去,可比被派去的要好多了。看,这不是一箭双雕,同时诱惑了两个人吗?谢双瑶心底觉得这事儿很妙,妙就妙在好像总有一个人要和黄贝勒政治联姻,但面上自然不会戳穿,而是淡淡地道,“我这个人,一向是很尊重个人意志的,只要是有能力的人,我都会提供充足的选择和机会,愿去哪里,就看她自己选了。”

第1138章能者多劳

“用圣洁的花露——当茶,让你先享用,哈哈——在您的眼中——哈哈哈,长生天啊,我找到了安详——”

几乎是刚一大早,太阳才在天际线边露了个头,在辉煌的朝霞下方,嘶吼般的歌声,就响了起来,小小的毡包就如同野花,在草丛中一朵朵地含苞熟睡着,也被这粗哑的动静给惊动了,相继开放了起来,幕布被撩起了,水桶中的薄冰被打碎了,水瓢往下一舀,哗啦啦连着薄冰一起,舀起来倒进大锅里,脸还没洗,先把炉子拨亮,牛粪饼塞进去,帐内很快就传来了熟悉的烧燎味道。

枯黄的草叶上,凝着的白霜,被牛皮靴踩过,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伴着有些不耐烦的抱怨,“疯子又在喊什么呢?吵人睡觉!谁把他的塞嘴布给取出来的?”

“估计是昨晚没塞好,自己吐出来的吧,你顺便把早饭送去,让他上路前也吃顿饱的,吃完了再塞上嘴。快点的,回来还得收拾呢,一会公审结束,下午就出发了,你穿什么衣服?余下的我给你打到包袱里去了。”

“我就穿身上这件,别的你就都打进去吧!——这总算是要回了,也好,在京城至少还能有个房顶,这鬼地方,冷风是真刺骨,每天醒来浑身都是僵疼!老张,你给我姜茶泡上,多给点红糖,一会我喂了牲口回来就喝!”

“知道了!”

袅袅的青烟,在草原上一条条地,犹如面条一样,又长又直,拔地而起,到了极高空都还一根根的,混不到一处,只有少许烟柱,被疾飞过的无人机打散了,产生了些微的形变。这恰恰说明了天气还不是太冷,还没有起北风,才有这大漠孤烟直的一幕。只是对于久居南方的客人们来说,在草原的深秋野宿,已经艰苦得让人有些难以忍受了。

但是,对本地的原住民来说,眼下的天气最多只能算是凉爽,他们应对起来仍是相当从容的,甚至还能赶在更冷的气候到来之前,着急忙慌地迁徙上很长一段距离。从无人机的这个高度往下看去,不论是城里还是城外,蚂蚁一样的小人们,都已经纷纷从毡包中走出,忙碌了起来:

平板车连成一条线,就像是蚂蚁组成的长队,在城外走了一段,又停驻了下来,很显然,今天预备要上路的,不仅仅是城外的客人,还有城里的百姓。他们似乎都准备在公审结束后,就立刻上路。城外的帐篷已经在拆了,陆陆续续地少了一小半,剩下的帐篷,很多都带有明显的鞑靼特征,这是要留下来收尾过冬的联军首领们,就在昨天,表彰大会已经开过了,土默特的草场初步被分配完毕,这些首领们和他们分到的战利品,就留在了原地,等着族人们前来加入他们,到新草场开始游牧。

一度萎缩的牧群,现在可以重新计划着壮大起来了,大家的草场都有所扩大,这令联军大为喜悦,城外的氛围相当的活跃,而城内的百姓也忙得厉害,他们有些人已经准备上路了,那都是已经通过了扫盲班考核的非直接参战人群,大多数都选择了黄金地或者苦叶岛,因此,他们会和买活军同路一段时间。这会儿也赶在公审大会之前,做着上路最后的准备。

不论是黄金地还是苦叶岛,这些人都会和去建新做苦工的战士一起走到辽东,这些即将苦役赎罪的战士们,很少见地并没有拿麻绳绑手、铁链锁脚,依然给发了马匹乘坐,从肉眼来看,几乎和迁徙的普通人没有区别,这是由于全靠双脚,根本不可能在隆冬到来之前走出草原的缘故。

再说,他们会和谢双瑶一起同行,就光这一句话,已经足够镇压他们不敢有任何二心了,更何况还有头顶三不五时,就在巡逻的无人机呢?即便有人敢逃走,以无人机的速度和射程,也足以将其射杀。

见识过了买活军的厉害,相信这些人心中,已经种下了深深的敬畏,就如同被黑天使蹂躏过的弗朗基军队,就算侥幸逃生,回到黄金地,也会留下一辈子的伤痕,变得疯疯癫癫的——其实,就在眼皮底下,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延绥之变中,领头违背盟约的锡尔洪。

此人在目睹察罕浩特之战后就疯了,没日没夜地扯着嗓子,唱着鞑靼童谣,一副精神世界被全数毁坏的样子。余下的人,虽然不至于如此,但见到无人机降低高度,从他们头顶不远处掠过时,还是都忍不住变了脸色,双腿发软,有些人直接就跪在地上叩拜了起来,相信前往建新乃至通古斯油田的漫漫长路上,只要有无人机压阵,他们是不敢有任何异动的。

“到京城之后,如果气候变冷,还是给他们找一批棉衣来。”

谢双瑶在监控画面里,把城里城外的动向尽收眼底,这是她的习惯,这样每天早上,都能掌握一下全盘局面。她一边擦脸,一边叮嘱宝瓶,“既然决定了让他们去做矿工,那就按照重刑犯矿工的标准来对待,不要轻易让他们死了,基本待遇还是给保证一下,但是——”

“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被优待了,在享受着。又滋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来,失去了悔过的空间——我会把握分寸的。”宝瓶也是会意地笑了,“归根结底,还是鞑靼人的日子太苦了,买地底层矿工的生活条件,对他们来说都是享受,对他们,还是先把标准降一降,别饿死,但也不能吃得太好,冻不死,但也不能给穿好衣服。等到了建新,让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日子,再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和底层矿工一样的待遇,这样他们才会知道珍惜。”

是个灵醒人,很知道怎么磋磨人心,在收服鞑靼人这块上,宝瓶这些出身草原的女吏,是有点独特优势的。谢双瑶也笑了笑,“行,这事儿交给你办,我也能放心了。不过,这样的话,你得在建新待上几个月,身体还吃得消吗?”

“甩开膀子吃了几天大肉,奶茶喝着,奶皮子、奶豆腐多多的加,和炒米调成稠粥,最养人的,早就没事了!”

在这个年代,适应力强的好体魄,在很多时候是提拔的基础,瓶子没有放过在领导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捏着拳头挥了挥,虎虎有声,“就是从建新直接去黄金地都行,下船就能干活,您就放心吧!”

“行,那我可就把去黄金地那批人,都交给你了,不过,到时候还得有个人把人从草原领到辽东,你有什么推荐的人选吗?”

瓶子也立刻不失时机地推荐了起来。“我有个好姐妹,她叫苏茉儿,是个机灵人,现在在……”

苏茉儿也出来了啊,谢双瑶扬了扬眉毛,也是笑着点了点头:也挺好的,这批草原上的人才,也算是等到一个出头的机会了。是金子总能发光的,之前,科尔沁这两姐妹都感到在买地本土,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她们的根基在草原上,因此先后返回了北面,虽然历经波折也吃了很多苦,但确实,现在个个前景都是光明。连谢双瑶都说不准,这批人里到底谁会发展得更好,留下更大的名声。

去黄金地,那就是在崭新的土地上,率领族人建功立业,在谢双瑶的规划里,这一次迁徙去黄金地的,并不仅仅是察罕浩特的百姓,科尔沁、喀尔喀乃至布里亚特,这些受到通古斯寒流影响最大,这几年会变得极度严寒的地区,人口承载量有一个显著的下降,把存量人口往黄金地迁徙,恰是时机。

这一路沿路都可以吸收一些愿意迁徙的人口,不管是鞑靼人、因纽特人还是女金人、鄂伦春人,只要想去黄金地的,都能带着走一走。船运如果忙不过来的话,白令海峡那边,人多了,如果还有因纽特人带路,或许也不是不能想想办法——

别说,建新方向的开拓,真是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性,至少买地百姓的民族图鉴是被点亮了不少,【买活军人口】【拾取】了【砂皇练习生】事件之后,这几年,油田线路【收集】了哥萨克人群之余,也接触到了南迁的因纽特人,这些人本来都是住在极北处,靠渔猎为生的,和外人几乎没有交流,也是在气候变迁下,被迫往南迁徙。

由于多年来的习性,他们比较羞涩,很不愿意和异族接触,但是,因纽特人和鄂温克人,在外形上是很相似的,他们也曾和鄂温克人打过交道。这样,在买地的鄂温克裔吏目的努力下,因纽特人的敌意逐渐打消,并且很快也喜爱上了买地的盐和糖——他们是几乎不吃蔬菜的,只吃自己打来的鱼肉兽肉,但是,不管怎么样,买地产出的这两样佐料,只要是人,几乎都拒绝不了。

最开始,报告上提到的因纽特人,人数很少,谢双瑶也是看过就算,没想过请因纽特人带路,进行极地迁徙。虽然这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因纽特人本来就在极地圈中生活,自然熟悉极地地理,他们也能在白令海峡中穿梭,但可想而知这样的通行方式必定不如船运保险。

不过,现在黄金地的确太缺人,靠船运,要补上和白人的时间差落下的进度是有点难,谢双瑶认为,不妨试着去走一走,选出最耐寒、最皮实的人群,带上充足的御寒物资,如果能走通,那就多了一条路。至少不会被船运憋死,对现在物资极度紧缺的北方来说,有些被突如其来的严寒逼得仓促南下的游牧渔猎民族,也等于是多了一点冒险求存的希望吧。

若能走通,那就是名留青史的大功,而且利益也够直接,哪个种族有能力走这条路,就等于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往黄金地输送自己族裔的人口。在黄金地的势力,也会跟着膨胀。

当然了,这条走廊不足以运货,货还得靠船运,他们是离不开买活军的支援的,但能在事实上封疆一方,只是遥遥受到买地的钳制,几乎算是半个藩王,这样的地位也够让人着迷的了。谢双瑶倒不会去推断瓶子真实的志向,但她调阅了瓶子的档案,了解了她的动向,至少能肯定,这是个有野心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功绩,她选择成全自己的老师,把他送回危机四伏的欧罗巴,她对国际局势,不但很有了解,而且也有插手其中的愿望。

迄今为止,买地从她的野心中得到的,都是好处,猛火油的来源又多了一个,贸易路线发展起来了,很快,黄金地的发展也会因此受惠。所以谢双瑶对瓶子的发展,抱着客观且开放的态度,黄金地是一片非常广袤的大陆,而且西部也的确适合放牧,就让鞑靼人也迁徙过去,看看化学反应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