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华娱之别样人生读者吧 > 第1142章 还是再拍一部吧(第1页)

第1142章 还是再拍一部吧(第1页)

钟丽妨拿孟轻舟没办法,只能叫上金姝丽一起去了老孟家,寄望于唐嫣能劝说老孟放下不再拍戏的念头,哪怕是做监制,也行啊!

祖峰是正儿八经的学院派,虽然电影也拍了五六部了,但真正碰上大制作的琐碎工作,他的魄力还是欠缺了些;

这不,《中国机长》的筹备就遇上了不少的问题,他也只能将麻烦报给公司,这让钟丽妨很是头疼;

像这种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首先就是剧本的真实性问题,其次则是场景再现的难度;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可以等于90%的虚构编造+10%的真实事件。

很多人喜欢用这句话来当招牌和幌子,只要有些许真实依据,就添上这句话,导致其含金量很打折扣,然后就让见多了的受众麻木,不再轻易相信。

但还是得看作品,某些作品很还原和参考很多,大部分都是真实事件的翻版,但有些作品就不好说了,感觉像是糊弄观众的。真把受众当傻子。

《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18年5月14日,一架飞机从重庆出发,飞往LS。

飞机起飞不久后,驾驶室挡风玻璃突然破裂脱落,飞机一度失控,开始下坠,危在旦夕。

生死攸关之际,求生本能会让人惊慌失措,甚至作出种种难以预料的反应。可机组人员必须压下心头的恐惧,继续履行本职工作。

他们要为逾百名乘客的生命负责。

当时的情况是:驾驶舱失压,一般人的话一分钟就会昏过去,失去知觉,一般的民航飞行员,比如副驾驶徐瑞那种因为接受过肺活量训练可能能坚持一分半,刘机长之前是在中国空军服役,驾驶轰五轰炸机,所以身体素质比一般飞行员要好,因为轰五技术简陋,飞行环境不好,所以也磨炼了刘机长的身体素质;

另外当时气温在-50左右,风速495公里每小时,狂风可以把驾驶员压在座椅上(吸出去除外)等于说他几乎无法动,空客A319机长的氧气面罩在驾驶位左侧,一个盒子里,当时他无法移动,只能凭吸了一口气憋着,等待第二机长梁鹏进来,加上后面的情况,可控性不超过10%,发生事故之后,CAAC做了十次模拟,十模十炸。

事情发声后,万重山在第一时间向CH提出了改编电影的申请,CH并没有及时回复,老孟和钟丽妨亲至成都,找到了CH的董事长,并承诺万重山在剧本完成后,会尽快交由他们审核,对英雄机组的奖励,钟总也诚挚希望公司能参与其中。

拿到了改编权后,孟轻舟本打算自己上的,而且也决定把《中国机长》当做一部新的电影来制作,原时空的《中国机长》尽管票房不错,但电影细节实在不堪深究。

原时空的《中国机长》的败笔到底在哪里

这么说吧,如果说人物原型刘传建机长牛逼指数是1000,那么《中国机长》影片中的机长的牛逼指数连100都没有,充其量也就是七八十分。

什么意思呢?

《中国机长》压根没有把机长的牛逼指数拍出来,观众们通过影片根本没有深刻的体会到,在万米高空,前方挡风玻璃破碎,机长能把飞机开回来到底有多传奇,机长到底经受了那些极端环境的考验。

机长的精神根本没有被拍出来。

那影片瑕疵之处在哪些地方?

剧情太散,重点没有突出;首先故事前半部分大量的乘客镜头,还有琐碎的其他镜头,让人看的有些昏昏欲睡,甚至有些不耐烦了,那个时间段对于观众来讲真是有些无聊。

飞机挡风玻璃破裂后,在关键点上。

本应该把更多的镜头放在驾驶舱,镜头对机长和副机长所处的环境大量解读,但是挡风玻璃破碎后,却把大量镜头放在了机舱还有地勤。

影片全长110分钟,但是驾驶舱挡风玻璃破碎后,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下,驾驶舱的镜头不到20分钟。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十几分钟你能解读出危急的程度吗?

机长厉害之处又能体现出多少?

剧情的安排是一大瑕疵之处,太多的多余人物的镜头,让人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果按照飞行速度每小时800公里,大家有坐过摩托车或者敞篷车的体验,如果车速达到每小时120公里,逆风吹拂下,我们的脸变形到你无法想象的程度。

但是,看影片的时候,机长的面部反应,给观众的感觉只是驾驶舱内风大了点儿而已,这种大风好像是开着摩托车,速度稍微快了点儿罢了。

再者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在第二机长没有帮其带上氧气罩之前,影片中的机长面临着人类极限挑战的风速、低氧、低温,面部竟然没有多少异样。

可以说原版的《中国机长》除了以真实事件为噱头,几乎没有还原这么一件可以载入历史的大事件。

自2019年3月3日,万重山正式宣布《中国机长》立项,剧本也已经得到了CH的同意,目前正在等待广电的最终审核,这也是噱头,其实中影的康总早已给老孟打了电话,剧本没问题,只是上面需要降低事态的热度,将更多的讨论汇集在机组人员的身上。

弘扬正能量嘛!

万重山对外的宣传,除了竭力赞扬川航机组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机长》的国内的第一部空难题材的电影;

拍空难片电影有三个“非常不易”——

第一,题材“非常不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