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穿越大明朱雄英的 > 第215章 报纸显神威(第1页)

第215章 报纸显神威(第1页)

“上期头版,咱们说到那皇太孙殿下为何要为粮食兜底。”“今日头版,要数那一条鞭法的来历!”“却说两个月前,大明皇宫,奉天殿内。”洋洋洒洒几百字,那说书人添油加醋,就把这头版新闻给念了出来。下方的听众听完了之后,这才心中一惊!原来,一条鞭法竟然是这样来的!很快听众们也开始讨论了起来。“看着新闻里的描述,怎么说也得快子时了吧?”“陛下子时竟然还在批改奏折,当真是操劳啊!”“那可不,早两年,中书省被裁撤了,陛下那是事事亲力亲为。”“看来这大明的皇帝,还是在乎咱老百姓的。”“诸位,这大明皇帝,当的是一位明君了吧?”朱雄英与朱元璋就坐在二楼的雅间,居高临下看着下方的老百姓。一开始朱元璋听到这些百姓们在议论他,心中还十分愤懑。要不是朱雄英拦住他,朱元璋可能当场就暴走了。这茶馆里的人,估计一个也活不下去。大明报估计就没有第三期了,金瓶风月这连载小说,可能也会胎死腹中。至少,之前的老朱就是这样的脾气,他容不得别人在这种地方妄自议论自己。可现在的朱元璋不一样。现在的朱元璋可是接受过科学的洗礼,至少比那些朝中的儒家大臣们,更加能够接受这样的事情。当老朱仔细听完下方老百姓的交谈之后,顿时心中一暖。看来咱大明的老百姓,也不是那么没有良心嘛!老朱努力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整日里在奉天殿内勤政,这些老百姓对朱元璋还是给出好评的。至少没有人逼着他们说老朱的好话。老朱脸上露出了微笑,淡淡地说道:“看来老百姓们还是很可爱的嘛,至少不像那些大臣说的一般,不是刁民。”“怎么会是刁民呢!”朱雄英也跟着笑道:“老百姓的要求其实也不高,有饭吃,有地种。”“能过过上个好日子,对于他们来说便别无渴求了,华夏的老百姓一直都是如此,懂的知足。”雅间之内,再次陷入了沉默。不过沉默没一会,老朱便主动打破了这沉闷的气氛。“没成想到,这报纸的威力竟然如此之大。”朱元璋也是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前几日,还有人暗中诋毁你这个皇太孙,这两期报纸下去,估计就再也没有百姓会质疑你了吧?”朱雄英脸上带着微笑,淡淡地回道:“应该是没有了!”那些搅屎棍虽然不让朱雄英找到,但朱雄英也大概能猜得出是哪一方势力。要么就是粮商,但粮商不太可能,因为朱雄英兜住粮价,对他们来说确实有好处,至少他们手里头的粮食不会亏钱。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朱雄英插手粮食市场,日后就没有他们赚大钱的机会了。还有一方,那就是士绅家族。大明的士绅家族,跟朱雄英可以说是不共戴天,堪比杀父之仇。当初的玻璃生意,整个大明的士绅家族,就没有一个是可以免于灾难的,全都被朱雄英收割了一半左右的家产,他们怎么可能会不对朱雄英动手呢?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是要出来搞鬼的。只是,朱雄英心中觉得十分奇怪,士绅家族虽然实力庞大,但是他们应该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士绅家族敢于欺压百姓,应该还没有到,敢动自己这个皇太孙的地步吧?这也是朱雄英心中觉得纳闷的地方。这两个地方的人都不太有动机,那这大明天下之内,还有谁会跟他这个皇太孙过去不去呢?朱雄英想不明白。不过很快就被老朱给打断了思绪。“雄英,这个报纸是个好东西。”朱元璋已经在下方的老百姓一口一个“明君”之中迷失了自我。当即兴致勃勃地对朱雄英说道:“不如多给咱出几期?多给天下百姓说说咱是如何勤政爱民的,对了,咱年初不是给吉安府免去赋税了吗?这一点也可以说出来!”朱雄英白了朱元璋一眼,忍不住说道:“爷爷,您是觉得这天下不够乱吗?您免除了吉安府的赋税,临江府呢?”“当初临江府也是被顺天王破坏了,百姓同样种不上地!”“那太原府呢?太原府去年旱灾,您怎么没有减免太原府的赋税。”“还有去年的泉州府,泉州府倭寇横行,您也没减免啊!这报纸是一个好东西,但是不能滥用了啊!”朱雄英的一句话,直接把老朱的兴致都给消磨了。不过朱元璋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以来都是如此。“雄英说的极是,是咱唐突了。”朱元璋一阵苦恼。“不过爷爷放心,若是有机会,咱一定会再次刊登您的消息。”朱雄英咧嘴笑道:“报纸两天一期,一直都在,什么时候合适了,咱再上报纸!绝对能够改变您在百姓之中的形象。”,!老朱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第一次!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能够看到百姓自发地夸奖他是一个明君!朱元璋在一声声“明君”之中迷失了自我,当然,这也是朱雄英的计划之一,让老朱看到报纸的好处。那么将来大明报就是有朱元璋背书的,到时候想要通过报纸讨伐谁,那也会有朱元璋的一份力在里头的。谁有胆子掺和朱元璋掺和在里面的事情?这不是找死吗?朱元璋,就是大明报最大的靠山!与此同时,北平,燕王府中。老秃驴道衍手中拿着两份报纸,急匆匆地走进了燕王府。燕王府内,朱棣最近一直都没有外出去打草原人了,主要是手下的兵被削了四万,足足削了一半!他早就没了打草原人的心思!这就相当于一个人有八万块钱,被抢走了四万,这人恐怕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了,朱棣现在就是这样的一个状况。很快,道衍便走进了大殿之内。“燕王殿下,您看看这个?”道衍低着头,将两份报纸递了上去。燕王见道衍如此着急,顺手便接过了那两份报纸,可是看到上面的内容时,朱棣也是愣住了。这两份报纸,都有让朱棣心颤的内容。第一份报纸,上面讲述了朱雄英为何要为粮价兜底。第二份报纸竟然还歌颂了朱元璋勤于政事!“我们又输了吗?”朱棣一脸痛苦地问道。朱棣甚至不用多想,就能知道这两份报纸的威力。以朱雄英的实力,这两份报纸既然能够到达北平,那就有能力到达整个大明。而且,还会配合着大明雄英学院分校里的学生,将这消息传到了大明千家万户。也就是说,现在整个天下的大明百姓,都会认为朱雄英为粮价兜底。那是忍痛出巨资,为老百姓兜住了粮价,这才让老百姓今年秋收不会亏太多。而且一条鞭法也是朱雄英提出来的,大大降低了贪官克扣百姓的粮食。可谓是大功一件,利国利民啊!这皇太孙的形象,就这么立在了老百姓的心中。这样的报纸,超出了这个时代的界限。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很难站住脚跟的。但朱雄英却灵活地利用了自己的所有资源,将这大明报给盘活了。再加上第二份报纸,上面歌颂朱元璋的报道,很明显是讲朱元璋绑上了战车,堪称无懈可击!朱棣瘫坐在椅子上,顿时感觉有些无力。他这个大侄子,虽然才将近十岁,但确实让他深感无力,太难打了!:()大明:朱雄英最强三代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