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此时经年应是良辰美景 > 第四十四章 建议(第1页)

第四十四章 建议(第1页)

在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卓然礼貌地提出要护送咏心回到她的临时住所。咏心轻轻地侧过头,嘴角勾起一抹调皮的笑容,她似乎看穿了卓然的心思,用一种略带戏谑的语气说道:“刘先生,你还是请回吧。我知道你现在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想要立刻回到顾潇宁和其他人那里,向他们汇报今晚和我交谈的每一个细节。你不必担心我,我有江副官的陪伴,他会确保我安全回到行馆的。”

咏心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自信和独立,她知道卓然的举动并非出于纯粹的关心,而是有着更深的目的。她并不介意,反而觉得这样的局面有些好玩。她对卓然的了解似乎比他想象的要多,这让她在对话中占据了上风。

卓然听到咏心的话后,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他很快恢复了常态,礼貌地鞠了一躬,表示尊重咏心的决定。他心里明白,咏心的观察力和智慧不容小觑,他确实急切地想要回去和顾潇宁他们分享今晚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关于咏心的那些微妙的反应和态度。

在告别之后,卓然迅速地离开了,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急促,心中已经在构思如何向顾潇宁和钰音汇报今晚的事件。而咏心则在江副官的陪同下,悠然自得地走向行馆,她的心情似乎因为这场小小的交锋而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顾潇宁因军需案之故,临时接到命令赶赴南京,向中央军汇报处理情况,未在郎宅中出现。然而,郎府依旧有永军的士兵守卫,不过相较于之前,人员的进出已略显宽松。卓然对守卫点头示意,守卫对他已是熟面孔,未加阻拦便放行通过。

钰音在前厅焦灼地徘徊,目不转睛地等待着卓然归来。待他步履平稳地踏入,她观察到他神色如常,悬着的心终于落定:“卓然,杨咏心没有给你添麻烦吧?”

卓然沉思片刻:“她态度暧昧,最终仅表示希望你与顾督军前去一见。然而,我观察她的神情,似乎已将注意力从他二人身上移开,因此,不必过分忧虑。”

听闻此言,钰音的脸上绽放出一抹如释重负的微笑,轻轻地拍打着胸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长久以来的忧虑终于得以释放。她的眼中闪过一抹坚决之色,语气亦显得更为坚定:“若是如此,那真是最理想不过了。我并不害怕她对我有何不测,真正让我牵挂的是她是否会对潇宁再次布置陷阱。”

就在今天下午,顾潇宁接到了来自南京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严肃而急迫,要求他立刻前往南京。潇宁在临出发前,显得有些焦虑和不安,他告诉钰音,这次去南京,免不了会受到一番严厉的斥责。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但同时也有着一种不得不去的坚定。

现在,钰音只希望咏心不要再在潇宁已经陷入困境的时候,再给他施加更多的压力和打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潇宁至少可以暂时松一口气,有机会去处理那些已经摆在面前的麻烦。钰音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都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潇宁能够平安度过这次的风波,重新找回他的平静和安宁。

卓然正了正脸色,神情严肃地对钰音说:“钰音,关于军需案的事情,现在终于告一段落了。嫂嫂回杭州处理一下古家的事务,她计划过几日带着家邦一家前往香港,开始新的生活。其实,我这次回来,除了帮助嫂嫂处理这些事情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你。这件事是大哥亲自交代的,他希望我在香港开设我们公司的分公司。”

卓然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也清楚,最近欧洲的局势并不稳定。我们的邻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政局出现了动荡,这种不稳定局势一旦扩散,整个欧洲都可能受到波及。法国作为德国的邻国,肯定会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大哥经过深思熟虑,认为不应该把所有的业务和资源都集中在欧洲,这样风险太大。因此,他决定让我到香港设立分公司,作为我们业务的另一个重要支点。这样一来,万一欧洲再次爆发战争,我们至少还有香港这个后方基地可以依靠。”

卓然的目光变得柔和,他转向钰音,诚恳地问道:“钰音,大哥让我问你,你是否愿意去香港帮忙处理分公司的事情。其实,国内的形势一直不太平,各种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不断。我觉得,为了你和父母的安全考虑,把他们暂时安置在香港,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那里,我们可以确保他们远离国内的纷争和不安,过上更加安稳的生活。”

钰音鲜有机会目睹卓然如此郑重其事地与她对话,这让她对这次交流充满了重视。她静默了瞬间,便带着几分感激和几许忧思回应道:“我的父母年岁渐长,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大半生,对每一寸土地都怀有深厚的情感。我尚不确定他们是否愿意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踏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重新开始。他们或许会感到依恋,或许会对新生活感到不安。然而,我衷心感谢你的建议,它为我描绘了一幅可能的未来画卷,一个或许能让他们享受到更美好生活的未来。因此,我将认真思考你的建议,并与他们深入沟通,探询他们的意见。”

卓然微微颔首,以示对她的观点表示认同,然而他终究还是按捺不住,说道:“钰音,有些事情我必须与你深谈,特别是那些涉及你与顾督军之间关系的敏感议题。或许你会觉得我对你的个人事务过分热心,但我诚恳地希望你能深思我的忠告。目前正是解决问题的绝佳时机,你应当把握住,及时理顺与顾督军的这段关系。念慈年岁尚幼,若顾督军此刻走进她的生活,她将能够较为顺畅地适应,不会遭遇强烈的冲击。然而,倘若我们推迟决策,待念慈日渐成熟,突如其来的父亲身份可能会给她造成额外的困惑与精神负担。”

钰音倾听卓然推心置腹的话语,眼中泪光闪烁:“卓然,你的话我已深深刻在心底,反复琢磨。请安心,关于你今日提出的两件事,我定会慎重对待。我计划等潇宁归来之后,向他毫无保留地坦露我们之间的一切。正如你所说,不管我最后是选择离开还是留下,是重新与他携手还是各自前行,他都应当知晓这世上有个名为念慈的女儿,而念慈也应知晓她的父亲是谁。”她明白卓然向来不干涉他人私事,他能够说出这番话,定是出于对这位好友的深切关心。

卓然垂下眼帘,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空气,投向了遥远的回忆。他的声音平静而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严肃,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充满了重量。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对方的关切和期望,他不希望钰音再次陷入五年前的迷茫和冲动之中:“我希望这是你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不希望你像五年前那样,什么事情都没有考虑清楚就贸然行动。记得那时候,嫂子把你带回法国,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找来了一个如此倔强的姑娘。”

他回忆起那时的情景,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那个倔强的姑娘,带着满心的迷茫和不安,把自己封闭在房间中,几个月的时间里几乎与世隔绝。卓然的眉头微微皱起,他似乎还能感受到那时的焦虑和无奈:“如果不是念慈的出生,我甚至都看不清你到底长什么样。”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感慨,那个曾经封闭自己的姑娘,如今已经成为了母亲,她的变化和成长,让卓然感到欣慰。他希望对方能够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不再让冲动和迷茫主导自己的生活。

钰音听后不禁菀尔一笑,她回忆起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心中泛起一丝感慨。她轻声说道:“记得那时候,我还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对于人生的复杂和世事的无常,我几乎是一无所知。我的成长环境相对平稳,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因此在处理事情时,我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做事确实有点不分轻重。”

她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成熟和深邃,继续说道:“但是,这五年来,尤其是最近一次回国后所经历的一系列风波,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在世,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我所愿。我开始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

钰音的思绪飘回了过去,她缓缓地讲述:“当年,潇宁他也有自己的难处,他的行为背后隐藏着许多无奈。只是当时的我,被自己的悲伤情绪所淹没,无法理性地看待问题。我放大了他的私心,却忽略了他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在努力平复那些年的情绪波动,然后继续说:“现在回想起来,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包括我自己。我开始尝试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他们的选择和决定。这种理解,让我学会了宽容,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钰音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释然和成熟,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顾自己感受的年轻女孩,而是一个能够体谅他人、理解世事无常的成熟女性。她的经历,让她懂得了人生的不易,也让她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卓然抬眼看钰音:“钰音,你这样回答,真的让我看到你真的成长了。”

钰音双手摊开,意作无奈状:“我的老天爷,你自己还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卓然,学大人说话很累的,我还是习惯你平时和我斗嘴的样子。”

卓然爽朗地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在宽敞的前厅里回荡,他看着钰音,眼中闪烁着一丝调皮的光芒,说道:“你想继续看我吊儿郎当的模样还不简单,跟我一起去香港开设我们的分公司吧。我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启程,到时候我会和我的嫂嫂以及她的家人在那里汇合。”

“卓然,关于移居香港一事,我必定会慎重考虑。若我下定决心成行,定会将念慈带回到我身边。请你抵达香港之后,也代我关注一下那里的教育情况,诸多细节。虽然她年仅四岁,但我渴望为她打造一个温馨而稳定的家园。”

“那是自然的,念慈怎么说也是我的干女儿,她要能跟着我在香港,我这个干爹只希望把最好的都给她。”

“对了,如果你不急着去香港,我想你留在永都多两天,廷诺昨天给电话潇宁,说会启程回永都了,我觉得,虽然你和廷诺的性子南辕北辙,但你们一定能成为好朋友的。”

“我可能见不到廷诺了,不过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就算没见过面,我们也能成为交心的朋友。毕竟,你就像是我们之间的纽带。跟廷诺说一声,如果他哪天来香港,或者我去了永都,只要缘分还在,我们肯定能见上一面。”

是夜,卓然与钰音一别之后,便回到客栈整理行囊。翌日拂晓,他将一束瑰丽夺目的红玫瑰,委托花店送达永军行馆给咏心,随花附上的卡片上,写着诗句:“弯弓征战作儿男,梦回曾共画眉时。”

咏心收到这束玫瑰,看到卡片上的字眼,心里不禁带着轻柔,她描着红色蔻丹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玫瑰娇嫩的花瓣,嘴里慢慢中吟着卡片上的诗句,这是杜牧的《题木兰庙》,当时在法国军校时,有一次军校举办才艺表演,咏心就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了这么一句,法国的学员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记得她当时的解释,是中国诗人写给古代的一位代父从军的女英雄的赞美诗,这女英雄名字叫花木兰,地位就如同法国的圣女贞德,而花木兰也是她的偶像。

她意外地发现刘卓然竟然还惦记着那件事,当目光停留在那句诗句上,她那颗素来坚强的内心,霎时间化作绕指柔,不知有谁可以与她共赏画眉之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