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的众多国军高级将领都叫嚣着,持相同的观点。丝毫不提这次八路的大反攻,挣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大量毙伤日军,基本瘫痪了日军在华北的所有交通线,大大减轻了国军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只是单纯的从个人小团体角度出发,丝毫不顾国家大义。在外敌环伺的情况下下,仍旧想同室操戈。说着说着这些高级将领开始赤裸裸的计划起来如何对付八路军。一个个堪称恶毒的提议从这些道貌岸然的高级军官口中喷薄而出,赢得无数人的赞同。身后的刘供奉听着这些足以震动世界的恶毒计划,眼皮直跳的小声问马良:“六哥,国军不至于在此国家最危险的时候这么干吧?这不是自毁长城吗?”说完刘供奉紧紧的盯着马良,他知道马良一直以来对国际大事的预测异常准确。“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他们在意的永远是个人小集体的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马良的语气异常冷静。刘供奉和身后的郭俊超听到马良的回答,脸色有些难看,因为他们明白了马良话中的意思。事实上也是,在抗战最困难的,最绝望的40年,41年这两年,恰恰是国府反共高潮的两年。停发敌后武装的军费,补给,公然和日军达成秘密协议攻击抗日武装,各种摩擦事件层出不穷。“这几位是?”突然有人发现出现在他们后面的马良三人,警惕的出声提醒。众人赶紧停下嘴上的话,一回头一个年轻至极的少将,一个中校一个少校出现在众人眼前。所有人都觉得面生,一时间没人认出来马良来。直到一个山城卫戍区跟反谍处开过联席会议的一个中将看着马良大晚上还带着的墨镜,一下反应过来,赶紧跟众人介绍道:“诸位同僚,这是刚刚立下大功的军统反谍处处长郑耀先少将和他的部下,郑处长可是极少参加咱们的活动,多少人请都请不动的人物,现在整个山城郑处长动动脚,整个山城都要抖三抖,这可是稀客啊!”众人一听是特权部门中的特权部门的反谍处的实权处长,原本还想喝斥马良一个少将不顾规矩带两个校官参加将官的圈子的人立刻不说话了。这一圈里除了几位真正的军方大佬,可以不理会军统,其余或多或少都对有监视军队的军统有些忌惮。“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郑处长,欢迎欢迎!”为首的一个中将主动说道。既然大家是自己人,简单的寒暄后,众人又继续刚才的话题。这边讲到激烈之处,最先开口的王副司令招呼过侍者过来,大声的对侍者说:“上酒!上特酿!”侍者听到王副司令的话,立刻转身前去准备。酒吧台上,一个侍者利落的打开开几瓶进口的精酿白兰地,随后从吧台下报出一个熟悉的标签的箱子,取出几瓶马良精心为日伪高层准备的至尊特饮。按照一比一的标准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之后粉装进酒杯,给众人端了上来。这些将军也没有任何意外,无比自然的端起酒杯。看着熟悉的至尊特饮,马良的脸色还算是平静,可身后的刘供奉和郭俊超脸色就大变了。在沪上的ra打过几个月工的刘供奉和郭俊超自然是知道这个至尊的特饮是什么样的群体才能喝上。也得到过马良和ra内部的明确禁令,不到一定身份禁止以任何形式接触至尊的想不到居然在大后方的山城最高级的晚会上看见。而且还是作为抵御外敌的核心的将军这里看见。见到马良和刘供奉没有端起酒杯,做着最大“外贸”生意的王司令因为需要跟军统下属的缉私队打交道,自然是要攀附马良这个反谍处的实权处长。王副司令之所以要这么做,跟军统的业务范围太大有关。普通人认为军统只是一个单纯的情报组织,主要工作就是对敌的情报和反谍工作,其工作人员不是搞潜伏就是搞暗杀。但是抗战中军统发展成包括特务情报+侦缉走私、敌后武装、交通警察、经济稽查、军队内控等诸多职能。包括缉私署,运输统制局监察处、特检处+(邮检处)、水陆交通统一检查处、货运管理局等,负责缉私、货运、水陆交通检查等部门。这些地方均安插军统人员,基本由军统把持。任何要进出大后方的物资和人员必须要过军统的手,军统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军统依靠插手这些部门,用五万人的编制经费,硬是养活了没有编制,全靠军统自己搞经费的60-80万人的外围组织成员。而反谍处则直接或间接的监督管理这些下属部门,防止日伪军情报人员渗透,马良的权力之大可见一斑。王副司令以为马良等人才接触上流社会,是底层上来的土包子,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高级东西,用玩笑的方式,挤眉眨眼的介绍道:“郑处长,这可是沪上上流人士最流行的好东西,没点身份的,有钱都买不来,这是身份的象征,喝起来提神醒脑,还可以提升那方面的能力,不过老弟你这么年轻,肯定是用不到了,老哥我可是对这玩意依赖的很啊!”“哈哈哈~~”此话一出,周围的人立刻哈哈哈大笑起来。马良端起酒杯,脸上带着莫名的笑意,说道:“哦?这东西这么好使吗?”王副司令以为马良:()谍战:我有空间,但我选择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