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点在于,宋军,特别是熙河宋军中,存在着大量的蕃官、蕃将。
而且,这些人出身五花八门,跟脚乱七八糟。
什么吐蕃人、党项人、羌人,应有尽有。
甚至还有回鹘人、于阗人以及自称是大唐归义军后人的家伙混在里面。
其成分复杂到,哪怕李宪在熙河长期任职,但赵煦问起某位熙河将官的跟脚,他也有时候说不清楚。
若是在唐代,军队成分复杂一点,不算什么问题。
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优点!
尤其是唐末!
多少纯正汉家藩镇,对长安天子的死活,根本不关心。
倒是出身边郡的杂胡,对大唐天子的忠心,日月可表!
大唐灭亡后,如丧妣考者,比比皆是。
颇有种当年,王莽篡汉时,匈奴震怒的美感。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然而,大宋特殊的地方就在于——
大宋朝不仅仅罹患着晚期恐辽症,同时还患有安禄山pTsd综合症。
对于蕃官、蕃将,朝中上下那是个个戴着有色眼睛看待。
各种pua人家,还想尽办法的把蕃官、蕃将,排除在主流圈层之外。
在赵煦登基之前,蕃官、蕃将们,甚至不允许出任内郡官职——哪怕是降级使用,也不允许。
甚至还特意的给这些人,明创造了一套磨勘系统,让他们自己玩自己的。
直到元祐元年,赵煦才下诏,允许蕃官、番将,在自愿的前提下与汉官、汉将,采用同一套磨勘系统。
这道旨意,在去年的战争中,极大的激了,熙河各族将领们的士气和战心。
将整个熙河,都捏成一个拳头。
但,在如今,却成为了朝廷的一个大麻烦。
因为……
有大量的蕃官、番将,在战争中立下功劳。
而且,赵煦已经下诏,如实的兑现了封赏。
譬如说,带着种建中,去邈川解围的阿克密,便在战后,因战功连升三级。
其差遣从兰州兵马副都监,升到了兰州兵马都总管兼安抚邈川诸公事——属于正儿八经的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
其武臣阶,更是从遥郡,直接跳进横班——拜为东上閤门副使、建宁军团练使。
虽然,只是横班的最底层。
可这依然是石破天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