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国家再不知耻而后勇,恐怕就会走向湮灭了。”“刚才那几位军中将领说的话,相信你也听到了,上千人打不过人家十多个人;这个国家出现了重大问题。”“光靠军方恐怕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还需要开民智,让天下所有百姓都意识到;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要打破官僚阶级、资产阶级、特权阶级,把这些阻碍国家富强的陈旧势力;全都给送到历史的垃圾堆里。”黄兴苦笑一声说道:“孙先生,这个太难了,那可是整个大清国的食利集团;我们和他们作对就是以卵击石。”“何况,百姓已经被他们愚昧,我们以为自己去拯救他们,是在救这个国家和民族;但是,他们会认为我们是乱臣贼子。”“反手把我们给扭送到官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位白面书生苦笑一声说道:“军方的那位千户说的一句话,我也很赞同;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事,但不能因为事情难做,我们就不去做。”“哪怕我们都是星星之火,也终有燎原的一天。”“黄兴,我要去海南的华夏科学院,学习先进的知识,让文明的火光重新照耀大地;让被蒙昧的百姓都觉醒起来,我们头顶的三座大山必须得推翻。”“否则,我们绝无可能过上好日子。”黄兴听到这位孙先生的话,肃然起敬,一脸敬重的说道:“孙先生为了民族而努力,要换了这腐朽的王朝,我黄兴自当追随。”就这样,这两个人也离开了圆明园旧址,奔向了他们的目的地。又是七天的时间过去,荣禄一脸疲惫的出现在慈宁宫。慈禧太后看着荣禄的到来,幽幽的问道:“荣禄啊!”“这么多天过去了,你也该查出来那块国耻石是怎么回事了吧!”荣禄苦笑一声说道:“启禀太后,从发生英法联军入侵京城到如今,除开德胜门外的谈判;我们大清的所有官员,只有一位和那秦始王有过交流。”慈禧听到荣禄的话,幽幽的说道:“你想说的是两江总督张之洞吧,他去秦始王府邸,是哀家让他去的;他可是一心为国,绝无可能背叛大清。”“先王把他从两广总督的位子上调回京城,可是要让他接任军机大臣的;只是,他和李鸿章的意见相左,一直劝哀家要爱惜民生,朝廷现在缺银子,哀家也没办法。”“这才打发他去两江继续做总督,他虽然没有要回来圆明园的赔偿;但是,他是我们大清国的忠臣。”荣禄听到慈禧的话,苦笑一声说道:“启奏太后,张之洞是大清国的忠臣,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要有那么一个人;卷进国耻石的事情,只有这位张大人了。”“首先,他是唯一一个人单独面见秦始王的,他有这个机会。”“其次,他主张勤政爱民,振兴大清科学院,反对国防税;这些,除了国防税还有点异议,朝廷还没有撤回,剩余的事情我们最近可是都在办啊!”“那张之洞虽然远在两江,但是他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可都办完了。”“排除一切的不可能,如果真有人在国耻石这事情上做文章,只有这张之洞了。”“太后,张之洞是个好官,但是他爱的是天下,忠的是天下子民;他并不爱我们大清王室。”慈禧太后听到荣禄的话,也沉默了下来,最后叹息一声说道:“荣禄,大清从大明联邦买了不少车子,你亲自带人去一趟两江;把那张之洞带回来。”“哀家要亲自问问他,大清王室哪一点对不起他了,让他用这种暴烈的手段对付王室;因为他,先王的遗愿都付诸东流了。”“渣!”荣禄离开了乾清宫,连夜坐车向两江而去。两日后。荣禄来到了两江总督的总督府,他看到张之洞以后,叹息一声说道:“老兄,你这是要闹那般;这次事情闹的有点大了,先王的遗愿都被你闹的执行不下去了。”“你说说你这是想干嘛,你一个两江总督,大半辈子日子过的和大清的知县差不多;你何苦为难自己。”“大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是你一个张之洞可以撑起来的。”“如今的大清,做官要和光同尘,你才能顺风顺水。”“要不是你使性子,现在你已经是大清的军机大臣了,现在倒好,打发你来两江做总督;你还给朝廷来这么一手国耻石事件。”“你这是,何苦呢?”张之洞轻笑一声说道:“荣禄大人,我要不来两江,你这军机大臣的位置也坐不上去啊;你不该感谢一下我吗?”荣禄听到张之洞的话,瞬间无语了,叹息道:“老兄,你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这个我荣禄知道,太后也知道;但是,这也不是你整出国耻石这一出的理由。”“你以为这样做,朝廷修缮圆明园的计划停下来,就会撤回国防税;我荣禄可以告诉你,这事众多大臣已经否决了,国防税照收不误。”“你不仅仅是国防税的问题,你张大人是聪明人,相信你也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不过,你张之洞的谋划终究是成功了大半。”“大清科学院又被追加了八百万两银子的拨款,一个月内就会有一个五百人的学子;前往华夏科学院留学。”“然后,重型机枪和超视距重炮项目也已经立项,资金已经全部到位;这都是圆明园修园子的钱,愣是被你张之洞给整了回来。”“你这一手,我荣禄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可惜!”“你这样做犯了大忌,你这是踩着王室和朝廷的颜面在行事;你摸摸自己的脑袋,还在头上长着没有?”张之洞听到荣禄的话,叹息一声说道:“荣大人,我也曾经劝谏过,结果就是我被发配到了两江,我不想用这些手段;但是以大清如今的时局,除了这个手段还能怎么解决这个事情。”“我,张之洞”:()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