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反正要不是当夜壶,要么是当球踢,你看着办。”韩三品自己开起了玩笑。
挂断电话,
韩三品坐在屋子里踟躇了很久。
片刻后,他把助理喊了进来。
“去找找在国内能放的丧尸电影,在电影频道给我循环播,《生化危机》是吧,只要是剧情不是太血腥,删减的事儿,我去跟局里面说。不只是第四部,前三部也要放。其他国家的去买版权,也放。这事儿你先去给我查查。”
助理脑瓜子一懵,但是不敢多言,连忙点头,“韩董,我这就去查。”
还没走呢,韩三品又喊住了他,“对了,网上闹点动静出来,不要引导,不要亲自下场,但是要呼吁,让影迷们呼吁,给局里上点压力。要是电话打到中影来,要耐心,要给他们正确的争取和投诉路径,你懂我意思?”
“要出文件?”
“出什么文件?”韩三品道,“要领会意思,什么都不要留在纸面里。”
这次助理是真的懂了,“我会去传达的。”
等到助理离开之后,韩三品坐在办公椅上,沉默无语。
从落地窗往外看过去,外面是高楼,是绿树,仰望眼,是层峦叠嶂,低下头,是乱花渐欲。
“我倒是真想看看,亚洲甚至全球最高水准的丧尸片,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为此,他才不会管什么压力。
能顶的,他都能顶得住。
韩三品拍过很多大片,高成本高回收的商业大片引领了华夏电影进入了票房分账的大片时代,但关凌此前早早就给了他新的课题。
用美国人的枪炮来打击美国人,是一件好事情。学习和借鉴也不会显得无趣,但华夏电影口碑这个话题,韩三品一直以来,都不曾提及。
甚至此前有人问他,他的回应也是意味深长的。
韩三品当然知道,想最大概率提升票房市场,口碑又算个什么东西。
他要的是华夏电影的市占率,从1999年全国总票房8。1亿的成绩,到截至去年237亿的的总票房成绩。
他见过太多惊心动魄的历程,但不妨碍他,愿意为这个时代,奉上更浓墨重彩的一笔。
口碑,也是时候让人来扭转扭转了。
……
家中。
关凌开始优化《香港行》的剧本,其实和《釜山行》不同的是,《香港行》当中港铁就是一个大问题,现如今港铁的车厢之间是存在车厢门的,这也是如今港铁的特色。
由于港铁是七八十年代的铁路轨道,而且九十年代末期港铁的地铁展,使得这时期香港的地铁和后来的不同,甚至现存不同的地铁类型,有些是此前铁路车厢的改装。
座位有的是后世常见的纵向座位。
但还存在着类似于高铁一般的个人座位。
这就给了关凌选择在香港拍摄的机会,否则只能考虑去台湾拍了,或者在内地搭一条线,随便冠以香港行的名字。
但关凌肯定还是想要显示香港铁色的,因此在香港地铁上拍摄势在必行。
至于之后是直接拍摄找人协调弄一条地铁,还是搭建车厢来演,那就再说了。
香港电影当中很少出现港铁,因为全包太贵,此前遇到此类问题,他们宁愿花费上千万的港币来自己一比一还原地铁场景。
而且要保证这部电影能在内地上映,《釜山行》里面的军装就不太能出现了,最多也就是在最后小女孩在隧道里面走出来的时候,露出一次驻港部队的模样。如此以来,电影片尾是无需改变的。
电影内容上,由于出行要坐的是港铁,而香港距离又很短,就要给主角圆一个很好的逻辑,为什么不开车?
以及小女孩是不是要去找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