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小脸上,早已不是从前的稚嫩青涩,变得稳重而端庄。
她轻轻唤道:“母妃。”
萧淑妃愣了愣,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将汲云手中的米粥端上前。
漠北的习俗,女儿出嫁前,母亲都要亲手熬一碗米粥。
寓意着出嫁后顿顿都有饱饭,年年都有人记挂。
元蕙掀开眼帘的金帘,露出艳丽的妆容,她往日总是素雅的。
今日的妆容,将那双潋滟无比的双眸衬托得醉人无比。
不似酥人骨头的那般,而是动人心魄的美。
“蕙儿长大了。”萧淑妃有些哽咽,最后再看了好几眼自己的女儿。
缓缓垂眸,搅动手中的米粥。
元蕙抿唇,笑着安慰萧淑妃:“区区五年,儿臣便回来了。母妃不必担忧儿臣。”
她还是不习惯应对这般温情的场面,于是结果萧淑妃手中的米粥。
萧淑妃被取了个猝不及防,有些错愕。
元蕙搅动米粥,垂眸说道:“母妃与儿臣说,这米粥寓意着年年有人记挂。”
“儿臣知道母妃定然会记挂儿臣的,所以儿臣想要母妃知道,儿臣也年年记挂母妃。”
说罢,她舀起碗中一勺还冒着热气的粥。
那粥白嫩嫩地,稠度正正好。冒出的热气花在二人眼前,凝结成水似的眼泪。
萧淑妃最终还是凑了上来,元蕙将米粥喂给母妃,很细心地垂眸。
“母妃知道了。”萧淑妃的嗓音有些哑,她接过元蕙手中的粥,重新舀了一勺。
“不过,母妃还是要蕙儿,顿顿都有饱饭吃,年年都有人记挂。”
“不只是母妃,还有你的夫君,你的姐妹,你的父皇。”
元蕙咽下一口温热的粥,将空荡荡的胃里暖和了,将冷冰冰的心上捂着了。
二人喂完粥,往门外走的时候。
元霞与元竹早已等候在门外,前往祭坛的路上,需要姐妹守路。
元竹今日难得穿了一身红衣,素净却也喜气,上头的绣花很是特别。
看得出来,是沈德妃的手艺。
“八妹妹,你今日甚美!”元霞凑到元竹身前,打趣着元蕙。
元竹浅笑着祝贺元蕙:“恭喜八妹妹,接下来的路,我与大姐姐会为你守好的。”
元蕙点了点头,将寒露提前准备好的守门钗递到二人手中。
钗子是珍珠帘步摇,上头镶嵌的是由朱砂雕花做成的模样。用来当作讨喜的物品。
几人浩浩荡荡地往祭坛走去。
谢惊铭早早地候在祭坛,原本祭坛是只能有明魏的皇室中人进的。
此次情况特殊,况且谢惊铭也算是公主驸马,也算是皇室中人了。
没了欧阳风在一旁,谢惊铭难得心下有几分局促。
若是有他在,调侃几句话,兴许他还能放松几分。
“吉时到,皇女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