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一脸严肃道:“香江三联书店可是我们内地文学界在香江的唯一的据点堡垒,无论如何都不能折掉,这次部里把我从人文社调到书店担任总编辑,既是进步,也是挑战。”
“岩子,今后你要多费心了。”
刘心午承诺,有什么需要用得到他和《人民文学》的地方,他绝对义不容辞。
方言连声道谢,接着说在正式离任之前,早早地为《人民文学》准备了一份特别的大礼。
“大礼?!”
刘心午、陈晓曼等人面面相觑,就见方言从公文包拿出了一叠厚厚的手稿。
朱伟定睛一瞧,《新写实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动向》的标题赫然映入自己的眼帘。
与此同时,其他几份跟“新写实小说”有关的理论文章也在在场所有人之间,竞相传阅。
朱伟问出了其他人都想问的问题:“方老师,这新写实主义到底是……”
方言除了把讲给章光年、梁佐等人的话,再一遍地复述给众人,还补充了些新的见解:
“新写实主义仍然写实,但它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保持现实生活的原生态!”
“并没有什么宏大叙事,也没有什么历史纵横,有的只有小人物平庸琐屑的人生、小人物的烦恼欲望,以及平凡小人物在大社会中生存的艰难、孤绝无奈,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就是‘生存不易’。”
“………”
听着解释,一个个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对现实主义文学又多了几分感悟。
“不过相比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这种新写实主义小说还是有不少的瑕疵和缺点的。”
方言几乎有问必答,把萦绕在编辑部众人心头上的疑惑一一地化解。
很快地,朱伟、陈晓曼他们猛地意识到,《人民文学》可以凭借“新写实主义”在文学界掀起新一轮的风潮,刘心午见此,目光里充满炙热,“岩子,想不到你竟然会给我们留下这么一个大礼!”
“这话说得就太见外了。”
方言语气里透着坚定,“不管我将来在哪个出版社,以后做什么,我心里都有人文社的位置。”
“方老师说得没毛病!”
在场的所有人出一阵阵笑声,但笑着笑着,气氛就有些不对劲了,变得凝重伤感起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岩子,既然你送我们大家这么好的一份礼,我们也要有所表示才行。”
刘心午准备今晚设宴,给方言办一个欢送会。
虽然开的是欢送会,虽然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嘴上说着恭喜,但终于还是没绷住。
而在欢送会到来之前,方言忙不迭地把手头上该交代的工作,一一地转交给朱伟、王扶等人。
甚至还包括自己手头上所掌握的作家资源和稳定稿源,比如6遥《平凡的世界》的第二部。
毕竟,自己这一去香江,估计没个一两年是根本不可能回来。
“方老师,您交代得我都记住了,谢谢您的栽培。”
朱伟身为编辑,可太清楚这些作家资源有多么宝贵和重要,双手捧着杯子,以茶代酒地要敬他。
“好好地干,我这副总编辑的位置估计将来得你小子来坐。”
方言端着搪瓷杯,跟他碰了下杯。
“岩子,时间紧,我也写不出应景的诗送给你,就随便吟两句吧。”
刘心午以水代酒,主动干了一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紧接着,轮到陈晓曼、王扶、王平之等人,一个个送上祝福,不约而同说出类似的话:
《人民文学》编辑部,就是方言的娘家。
他们这些人,都是方言的娘家人。
方言强压下心头一抹淡淡的离愁,抱拳拱手道:“谢谢各位这些年对我工作的配合和协助!也谢谢给对我在《人民文学》所做工作的认可!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还能回到这里,和你们并肩作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