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那我问问你,杨开泰卖给你的十万斤棉花,你知道他是从苟实德手里拿来的吗?”
“这位官爷,你是嘛意思?杨开泰卖给我的十万斤棉花,我只知道他从苏北收购上来的,具体从哪家收来的,我怎么知道?
他不说,我也不是神仙。”
“好,你不知道杨开泰卖给你的十万斤棉花是不是苟实德的棉花,那么公诉方怎么就一口咬定,这十万斤棉花就是苟实德的呢?”
主诉官马上站起来,朗声反驳道:“主推官!辩方这是在强词夺理,诉方反对!”
主辩官不客气地反驳道:“主推官,诉方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辩方反对!”
主推官一拍惊堂木,转头看向主诉官,“诉方,说说你的理由。”
“主推官,苟实德请杨开泰代售的棉花,正好是十万斤,产地是苏北,品种是东海四号。跟杨开泰卖给麦成奇的十万斤棉花完全对得上!
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所以我诉方完全有理由认为,杨开泰卖给麦成奇的十万斤棉花,就是苟实德的那十万斤。”
马塞洛听了莱昂的反应,不由地点点头。
主诉官说的合情合理。
十万斤棉花,不是十斤,一百斤。产品、品种、数量完全对得上,这就是铁证如山。
众人的目光转到主辩官身上,急切地等待他的反驳。
都铁证如山了,你还怎么反驳?
主辩官不慌不忙地说道:“主推官,请允许我向在场诸位解释一些情况,需要耽误一点点时间。这些情况与案件息息相关,关乎着案犯杨开泰是否有罪。”
“批准!”
主辩官先向主推官拱手表示谢意,随即转向记者席和观众席,朗声开口。
“先在下向诸位解释一下,苏北棉花,泛指根据江北扬州郡,泰州、如臬、泰兴、通州四县产棉地。
根据上海农交局和期货交易所的数据,苏北四县棉地在万历四年,合计有三百七十九万亩,产棉花四万一千六百七十万斤。
而东海四号,是苏北种植最广的棉种,占总面积的七成以上。也就是说,万历四年,苏北四县产棉区产东海四号棉花三万万斤左右。
相比三万万斤,十万斤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记者席和观众席马上议论开了,嗡嗡声响。
马塞洛听完莱昂的翻译,陷入到无比震惊中。
苏北四个县,一年产棉四万一千六百七十万斤,合计二十万八千吨。
二十万八千吨啊!
还只是其中一处地方的产量!
这么多棉花送到棉纺厂,能纺织出多少棉布来!
这就是大明真正的实力吗?
主诉官马上站起来反驳道:“苟实德给到杨开泰的棉花是十万斤,杨开泰卖给麦成奇正好也是十万斤。为什么这么巧?”
对,为什么这么巧?
马塞洛跟观众席的听众们一样,思绪被主诉官的话拉了回来。是啊,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