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遭受膑刑的始末孙膑,战国时期齐国着名的军事家,原名孙伯灵,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后裔。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及其它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孙膑与庞涓曾为同门师兄弟,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学成之后,庞涓先行赴魏国效力,并凭借其才能迅速得到了魏惠王的信任和重用。然而,庞涓深知孙膑的智谋远在他之上,内心深处对孙膑的卓越才华心生忌惮。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庞涓不惜捏造罪名,设计陷害孙膑。他向魏王进谗言,导致孙膑被处以膑刑,即剔去膝盖骨,使之失去行走能力,甚至无法骑马指挥作战。此举实则是庞涓意图消除潜在威胁,阻止孙膑在军事领域超越自己。孙膑智勇逃脱魏国遭受膑刑后,孙膑虽然身处困境,但他的智慧和毅力并未因此消减。在狱中,孙膑忍辱负重,同时秘密地完成了《孙膑兵法》的部分创作,展现了他的坚强意志和卓越才智。一次偶然的机会,齐国使者来到魏国进行外交活动。孙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时机。他巧妙地装疯卖傻,成功避开了庞涓严密的监视,并得到齐国使者的同情和帮助。在密谋之下,孙膑趁机藏匿于齐国使者的马车之中,得以逃脱庞涓的掌控,顺利抵达齐国。齐威王得知孙膑的遭遇和其超凡的兵法才能后,对孙膑给予极高礼遇并委以重任。在齐国,孙膑充分施展了他的军事才能,尤其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不仅洗雪了膑刑之耻,还成就了一代军事奇才的赫赫战功。孙膑归齐后的辉煌事迹逃至齐国后,孙膑得到了齐国大将田忌的赏识和庇护。据《战国策》记载,孙膑在齐国的一次赛马活动中,运用策略帮助田忌赢得比赛,展现出了高超的智谋,从此在齐国立足并得到重用。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采纳了孙膑的策略,没有直接救援邯郸,而是率军直捣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举迫使魏军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途中齐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下伏兵,成功击败魏军,解除了邯郸之围。这场战役就是着名的“围魏救赵”,充分体现了孙膑灵活机动的战略思想。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魏国再次对韩国发动攻击,韩国向齐国求助。孙膑再度为田忌出谋划策,利用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引诱庞涓追击。当魏军进入齐军预设的埋伏圈——马陵道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杀,魏军主力被彻底摧毁。此战之后,魏国丧失了霸主地位,而齐国则声威大振。建立齐国霸业:孙膑与田忌合作,在多次对外战争中屡建奇功,使齐国在战国七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孙膑以其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兵法智慧,不仅帮助齐国解决了外部威胁,也为齐国赢得了中原地区的霸权,奠定了齐威王时期的鼎盛时期。总结:孙膑遭受膑刑,是由于人性的阴暗面——嫉妒与权力争斗所导致的悲剧,而他能够从魏国成功脱身,则得益于自身的智谋与坚韧不屈的精神,以及历史机遇的眷顾。孙膑的故事揭示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同时也彰显了在逆境中凭借智慧与毅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古代历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