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宁应了声“知道了”,便挽起袖子给自己打水。
他穿过来才几天,额头上的伤刚结疤。清晨还有点倒春寒,水缸的水凉滋滋的。他洗脸的动作小心避开伤口。
他现在这个家所在的地方是宣朝南方的边境。
据他这几天从村子里了解到的信息,这个国家的大环境有点像他原来所在地方历史上的明末时期,十分不太平。
北有匈奴,突厥,南有倭寇横行,水旱不断,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多地方民不聊生。
作为南方边境盐边县的军户的一员,到他这一辈,已经三代了。在他之前,他哥秦朝阳,他姐秦晚霞都已经在五岁左右登记了幼丁户籍。
户籍,也称黄册,一旦录入,轻易不能更改,是官府用来控制人口,征收赋税,保障徭役兵役的管理手段之一。
而军户,在宣朝社会地位低下,比民户,匠户,灶户等还不如。
一代军户,世代军户,有战争的时候要冲在最前线,无仗可打时要自行谋生,境况糟糕的时候上战场还要自备军资。
由于这里是边境小县城,人口组成以军户为主,民户和匠户为辅,加以军户普遍团结,三者之间目前少有冲突。
他们一家的生存情况,还不算太难。
实际上,像他娘亲这样民户出身的良家子,愿意嫁给他爹秦石这样的军户子,还是极少数。
毕竟军户结亲这件事,对于大多数民户而言,恨不能避如蛇蝎。
世袭的军户户籍制度,户头下的男丁不仅容易送命,也没有科举的资格。至于捞军功晋升,那可比天荒夜谈,岂是一个难字可以概况。
军户二字在这个时代,意味着子孙后代,几乎永无出头日。
这道枷锁,还不仅上述的巨坑。
它在兵役这件事父传子以外,战争激烈的时候,女婿,也难逃被强制征兵。所以,宣朝那些军户出身的子女,婚事都普遍十分艰难。
哪怕像匠户、灶户等户籍的百姓,明明和军户是一个起跑线的,都属于世袭非民户户籍群体,在婚事上,他们也会主动避开军户出身的人。
细说起来,虽然大家都是职业类户籍,是国家机器的最底层工种,但是匠户、灶户这类比起军户还是好过不少。
一是这类户籍是手艺代代相承,有国家低保俸禄,同样也能减免赋税,温饱不是问题;二是战争发生的时候不需要冲锋陷阵,别人卖命的时候,各种兵器、工具、食盐等需求激增,多劳多得的情况下,他们的收入反而会增加。
想到这里,秦朝宁忍不住皱了皱眉,对自己的户籍问题无计可施。
“幺儿快来”,秦晚霞从灶间出来催促自家磨蹭的小弟。
秦朝宁从发呆中缓过神来,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脸蛋醒了醒脑子,朝他的姐姐应道,“来了来了”。
原身的哥哥姐姐性子好,对于原身这个弟弟十分关爱。他穿过来这几天,他们俩都带着他玩,仔细看管,生怕他又出事。
他们家的灶间面积不大。两个土灶前是一张四方旧桌,一面依靠灶台,另外三面朝天井,桌子下方摆放着三张长木凳。
免得大家久等,秦朝宁快速爬上木凳坐好。
秦家的朝食往常是杂粮粥,水煮芋头,木薯这类。今天一家子都要走十多公里路去县上,秦柳氏罕见地做的香喷喷的黄面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