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回首又躬身,“是。”
朱厚照不是个矫情的人,
他很清楚,他这双手总有一天是要沾血的,早晚而已。
只是没想到会是平安。
说到底,也是个无辜的人。
如果是个什么外族人,或者罪过很大的那种,比如李广,他心里上会更好接受一些。
现在嘛,多多少少的会有些不是滋味。
这刘瑾也真不是一般人,这些历史上能留名的,总归是有一个理由。
再过些时候,殿里来了点蜡烛的宫女,秋云也跟着一起来了,她不明白明明是要就寝的时候,怎么还多点了蜡烛,而且还开着窗户,现在可是冬天了。
“殿下,夜里凉,奴婢把窗户关上吧?”
朱厚照摆了摆手阻止了,“窗子都关上,这房间就是个大盒子,闷得很,我不喜欢。还有,今天我晚些睡,一会儿,说不定还有客人。”
平安说到底,不是敌人,不是罪人,某种程度上算是自己人。
对于他的死,说不上伤心,毕竟没多少感情,但也不会伪善的庆幸,哪怕他清楚明白,平安的死对他而言的确有利。
这是说不清的感觉,又或者说这世间能说清的也只是少部分。
他只是在想今晚这个亡灵,总该有人愿意送他最后一程。不然,人间真如地狱。
你的命,多少钱?
真实的历史上,弘治的确是没有动过想要杀李广的心思,他一直都很信任李广,哪怕太皇太后说过‘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出事’的话。
李广后来是畏罪自杀,
即便这样,皇帝还在群臣的反对之下为李广办了比较隆重的丧礼。
因为这样的信任,李广也成为了弘治一朝为祸比较大的宦官。
尤其皇帝在盐引和土地这两个方面开了口子,宦官、外戚是动辄上奏请求赏赐。
皇帝一允许,那就是千里大堤开了决口,两淮、两浙的盐引每年是数以万计、十万计的流向这些人的口袋。李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开中盐法’的糜坏。
开中盐法是朱元璋定的制度,内涵只一句话:中原和江南富饶,有粮。边境地区贫瘠,且军事压力大,缺粮。所以朝廷以盐引为媒介,要求盐商运粮到边境,获得盐引,这样才给你做盐的生意。盐可是大生意。
这样维持到现在也百年了,直到弘治朝,取消了,改成盐商只用把银子交到京城获得盐引,这样谁会再把粮运到边关?
原因很多,百年间肯定诞生了许多积弊。也不是弘治一朝弄成了这样。
但弘治朝盐引赏赐的太多,导致了‘盐引的通货膨胀’哪怕不是根本原因,也是原因之一。
盐商辛苦运粮换来的盐引还不如贿赂一下朝廷里的外戚宦官,当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还得了?
再者即便有盐引也不一定有盐。
因为盐的产量是固定的,盐引却是哗哗的印出来。而且前边儿全是太监、侯爷在排队取盐,一般的盐商自然靠后,这一节又给了权力寻租的机会。
原来以为这样改,是朝廷可以把盐上的钱收到手,有了钱再往边关拨下钱粮,想起来是蛮好的。
可这是理想,现实是谁都知道,这玩意儿是拨一层,少一层,最后就导致边军无粮。
边军无粮的同时,朝廷也无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