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啊,不追求长生,也不想要永生,只珍惜眼前。
臣子不同意卫子夫和刘挽同葬一处,以为该让卫子夫和刘彻同葬。刘挽以刘彻为尊,不该惊扰刘彻为由,将此事圆满解决。
始平二十七年,刘挽七十二岁的生辰,一个年迈的老者一大早便给刘挽送来了一份礼物,那么多年来,一直如此,从来没有间断过。
刘挽在看到那样一份礼物时,问:“这是表哥给我准备的最后一份礼物了吧?”
对面的老者躬身应下一声是,有些事情,纵然从来没有说破,但各自都心知肚明得很,因此不必过多的解释。
“多谢你。”刘挽道一声是,那老者与刘挽作一揖,“陛下甚好。冠军侯在天有灵必为陛下骄傲,也会欣慰无比。”
闻此言,刘挽低头一笑,“想来是的。”
老者再以作揖,便退了出去,刘挽打开盒子,才发现里面是一副画,刘挽明显一愣,还是将画打开了,不料画中所画的竟然是霍去病,更让刘挽意识到的是,这副画分明是当年她送给霍去病的画。
画保存得很好,一如当年出刘挽之手时的模样,最最难得的何尝不是,上面竟然还上了颜色。越发将霍去病显得英姿飒爽,耀眼无比。
这么多年以来,整整的54年,每一年刘挽的生辰都会收到霍去病送来的一份礼物,有他们年幼时一起做的一把弓,或者一个小玩具,亦或者是霍去病亲自网罗来的各种新奇的玩具。
总而言之,应有尽有。
54份礼物,对应那为刘挽舍命的108人,他们各用自己的一条命为刘挽换来半年的寿命,但不知能为大汉延续多少年。
刘挽低下头一笑,画中的霍去病一如她记忆中的样子,但那些记忆显得有些模糊了,在最后送来这副画的霍去病,是怕经年太久,刘挽忘记他的样子了吗?
想到这个可能,刘挽将画收了起来。
他们约定了来生,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有来生。
始平二十七年,泰永女帝无疾而终,定原太子刘据之孙刘询为下一任承继者。
为帝二十七年的泰永女帝,减赋税,抑世族,大兴教育,整治官场,以令朝廷政治清明。有人统计过泰永女帝一朝,在她继位前,国中存粮无几,在她驾崩时,粮仓堆积成山,直到五十年后依然留有余粮。
而她统治的二十七年,执法如山,凡有作奸犯科者,无论何人,皆以论处。
但泰永女帝也讲究道德教化,在这一点上泰永女帝也是做了好榜样。
法不可不存,但法不外乎人情。执法的过程中不可忽略人性,也不能无视常理。
据载,在泰永女帝后期,朝中作乱犯法关入大牢者,或者被判处死刑之人,一年竟然不到三十人。
而终其一朝,百姓的日子过得是相当好的,赋税降低不说,所谓的徭役,刘挽也并没有强制要求人们必须要去。而是出钱出力,以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
对外自不必说,刘挽一个镇守边境多年的人,她成为大汉的皇帝,对外那是绝不允许任何人进犯,大汉虽不犯于他国,他国若敢来犯,绝不放过。
在刘挽一朝,虽不像刘彻那样大举兴兵,但不管是西域各部亦或者是西南、百越等地,凡有作乱者,最后都归于大汉的疆域,消失得无影无踪莫过于此。
而自刘挽之后,大汉的公主再不曾和亲各国,在她之后,如昌和公主刘息,镇守于西域二十年,也开启了大汉公主从军的先例,大汉的公主,可以战死沙场,绝不和亲。自此,大汉的公主再不是只会享乐的存在,更是守护天下的代表。
是以,论文治武帝,刘挽并不逊于任何皇帝。当然,最值得人津津乐道的当是,在刘挽一朝,不管是早年追随刘挽的人,亦或者是后来刘挽提拔起来的人,为相为官,只要不曾犯于国法者,都得以善终。
其中也包括那引得无数的世族欲杀之的樊希。
没办法,此人够狠,奉刘挽之令前往丈量田地,对付世族,刘挽的态度一向是治得住就治,治不住那就杀。到樊希这儿,配合的可以留,不配合的解决了就是,反正该杀就得杀。
按理来说刘挽这样一个整治世族,下手如此狠的人,应该为世族所不能容,更应该为儒家所骂才对。
然而刘挽做得太好,好得根本没有办法抹黑。
而且刘挽早年已然懂得史书的重要性,早早让人开始编写史书,到刘挽登基为帝后,刘挽无论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敢让人明明白白的记录下来,都没有一丁点要避讳人的意思。
板上钉钉记录下来的事儿,而且是各家记录的史书内容都是一样的,并非一家之言。哪怕想黑刘挽,请问找得到黑点吗?
况且,刘挽驾崩时,满朝的臣子,是的,哪怕是恨刘挽一直在不断的压榨他们的世族们,也禁不住伤心。
刘挽是个善于纳谏的人,也十分的认为广纳谏言有利于大汉的兴起。她虽然有一定的目标,并不代表她就是对的。
进言之臣,刘挽从来没有对他们有过任何的不满,但凡说对的人,在她这里她就会听话改正。
是以,未必有人不松了一口气,庆幸于刘挽终于是死了,但那心底里依然是免不住的伤感。
据载,刘挽下葬的那一日,满城皆是哭声,乌压压的人们从各地赶来,只为了送女帝陛下最后一程。
将百姓放在心上,真正以百姓为重,以天下为重的女帝走了,从此,他们再也不可能遇上这样一个女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