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这一回把那三块鸡血石都带上了,他想去问问刘工看看这鸡血石值不值钱。
毕竟真算下来,去山里打草他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个。
但毕竟不是内行,就是想问问,顺便看看刘工这里有没有好的玉雕作品,顺手买走。
玉雕厂门口还挺热闹,李龙看到有卖玉的人进出,他把车停在马路边上等了一会儿,主要还是想看看能不能看到玉素甫。
这位朋友也是好久没见了,也不知道南下做生意成功了没有。
看了十来分钟,没看到熟面孔,李龙便开着吉普车往侧门而去。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侧门那里竟然也围了不少人。
上几次他过来的时候,这里基本上就没啥人,刘工的摊子基本上是靠他支撑着。
眼下看来,这里算是枯木逢春,又有新生了。
李龙把吉普车在四五十米外停下来,捡了一些桃子放进黑皮包提了过来。
走近侧门,看到那个摊位还是原样,玻璃柜子没变,不过里面的玉雕作品多了起来,三四个人在那里挑着,还有几个人在外围看着。
应该是经济搞活之后,大家对于装饰品的需求也在提高。玉器本身就是君子之器,自古国人佩戴的就不少,相传还专门有一个玉器时代。
不然后世也不可能把玉价炒的那么高——其实自然有投资者和资本的介入,但如果不是真有那么一批人喜欢玉,那玉价也不可能炒起来。
这些人挑着玉器,不时还问着问题。刘工在那里一一解释,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刘工边上竟然还有一个小伙子站着,时不时的插一句嘴,多数是在问问题,刘工也同样解释着。
是厂子里派来的学徒,还是刘工自己家人?
此刻的刘工也没了李龙最开始看见时的颓废,面色看着挺不错,说话中气也挺足,显然是养过来了。
那几个人挑完付钱离开,后面的人挑,然后李龙看到远处还有人来,便想着还是上前吧,不然等到下班了。
李龙凑过去,刘工一开始还没注意,正给当面的顾客介绍着这玉佛的材质和克数,说完抬头,就看到了正笑着对他的李龙。
“哟,小李来了啊!”刘工惊喜的喊了一声,顺手就把那个玉佛交在了旁边年轻人手里:“志刚,你来看摊子,我有事。”
说完把侧门打开招呼李龙进来:
“小李同志快进来,好久没见了,我都想着你是不是不来了……”
李龙提着黑包挤进人群跟着刘工进了门。
几个买玉的人有些不解,不过那个年轻人立刻就接过玉佛介绍起来,他主要介绍的是价格和雕工,以及以后的涨势,反倒把大家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
“……咱们南疆的玉大家应该都清楚,那以前可是贡品,魔都那边的玉雕厂都跑到咱们这里来进货。别看这些玉雕器形小,但都是正儿巴经的和田玉,以后肯定是会涨价的,毕竟河里的籽料越挖少,这些籽料价格也会越来越高的。”
“那个这玉佛是用籽料雕的吗?”买玉佛的那个中年女人听了眼睛一亮,问道。
“是啊,当然是籽料。虽然个头不大,但这可是真正的籽料,白度也够,二级往上,虽然达不到一级,但也差不多了……”
好吧,年轻人和老人所说的不一样,看的角度不一样,反倒更吸引人。
这个玉佛就以十八块钱的价格卖出去了。
后面的人原本还观望的人立刻就挤了过来。
这年头物价都在涨,钱存在银行似乎也不是很保险了,不如买一些东西保值。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这年头这个概念还没兴起来,但越少的东西越值钱这个还是懂的。况且这玉本身就能佩戴,如果还能增值,岂不是一举两得。
李龙看了一眼那个叫志钢的小伙子,这位利害啊。
刘工把李龙让进里面,给找个了板凳坐下来,笑着说道:
“小李同志啊,看来你是真的忙,这有快一年没来了吧?我老伴还时不时提起你呢。”
“上次过来你这里没人。”李龙解释了一句,“看来刘工你这里大变样,比以前好很多啊。”
“还行还行。”刘工笑呵呵的说道,“你那几次过来后,我这里宽裕了一些,也慢慢开始雕东西。厂子里送来的东西我也可以挑着卖了,有些比较差的我就给甩回去了,现在卖的都是品相比较好的,慢慢的来买的人就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