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强拒绝了李龙给说的这个活,李龙开着吉普车走之后,杨苹苹抱着孩子过来问道:
“你咋不去呢?”其实刚才李龙给他说这活,陶大强拒绝的时候,杨苹苹是想着劝劝陶大强的。
但杨苹苹知道丈夫的性格。陶大强和李龙的关系比和他大哥陶大勇都亲,通常情况下李龙提出什么,陶大强肯定不会反对。
而且这一次李龙也是想带着陶大强挣钱,杨苹苹其实是挺想让陶大强去的。
但丈夫既然决定了,杨苹苹也就尊重,当时没说,事后才问。
“那活还得住在外面,我不想干。”陶大强摇了摇头说,“咱家现在也不缺钱,最近地里活又多,咱爸这段时间和龙哥他爹两个人逮鱼,也挣不少钱,这早出晚归的,开心的很。
那地里的活就得咱们干,我可不想走之后你背着娃娃去地里干活。再说了,夏天编抬把子的时候我一呆二十多天,想孩子想的很!”
杨苹苹笑了,把怀里的孩子递到了陶大强的手里。
也对。眼下自己家的情况在四小队也算是拔尖的了,不缺吃不缺穿,有拖拉机有自行车,丈夫对自己好,又没婆婆管着。
该知足了。
那钱就让别人去挣吧。
谢运东这边得了李龙的信后,立刻就开始收拾东西。知道可能在外面住,那就得准备被褥,邓桂兰这一次没拦着,扭头去厨房和面,给丈夫准备干粮。
开拖拉机带收割机割麦子的事情,她先前选的方案是给李龙打工,没啥风险,当时谢运东反对,选了自负盈亏的那种。
结果这一季割麦下来,自家挣了几千块钱,比编抬把子要高好多。
感觉明年再干一季,就能把拖拉机钱给挣出来了。
这来钱的度把邓桂兰给吓着了,她也能感觉到丈夫选择的正确,以及李龙对自家的照顾。
所以这次她并没有表什么意见,只是做好准备,保障好后勤。
“这回不会像编抬把子那样住的时间长。”谢运东一边收拾被褥一边说道,“打草嘛,那一家三五百亩,顶多就住两三天,然后就换一家。虽然这价格没上次高,但量大,在打瓜成熟之前啊,咱们又能好好挣一笔!”
邓桂兰看着丈夫因为割麦还没缓过来的黑脸,感叹着:
“你看你这脸,还没缓过来,这又得去晒了。”
“当农民,哪有不晒太阳的?你看队里那么些人,想这样晒的有多少?还不就我们几个能干上这活?”
“也是。”邓桂兰笑了,“这来钱的度……快的吓人啊。三年前打死我也想不到,这一季就能挣好几千!当时我记得年底算完工分,家里一共就分七块多钱……”
“现下七块多钱,那拖拉机开一个小时就挣出来了。”谢运东附和着,“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美。”
他不知道什么叫马太效应,只知道自从跟了李龙干活后,这挣钱好像变得容易多了,随便接个活,顶别人一家干几年的。
不得了啊!
梁大成家也是类似的情况。
只有李建国那里麻烦一些,他要开着拖拉机走,一来要去陶大强那里把收割机给拉过来,二来也是要给家里再整个运输工具。
于是,李建国又去了老马号,找老罗叔把七十六号带马车给拉了回来。
七十六号在老罗叔那里其实也干活。老罗叔平时除了喂野猪喂鹿之外,每天牵着七十六号套的马车满村子打草备料,不然光那一圈的牲口,马号里留下来的那些糖渣饲料根本不够。
四小队三个拥有拖拉机的人家庭都在准备,这事情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羡慕嫉妒的人依然在羡慕嫉妒。拖拉机带着收割机割麦子挣多少钱是可以算出来的,一个麦季自家就收了几十口袋麦子,人家却挣了几千块钱。
接下来自己要为收玉米油葵做准备,人家又要去挣大钱了。此刻四小队的上空,弥漫着浓浓的醋味儿。
回了大院后,李龙把吉普车停好熄火,杨大姐就把饭端了出来。
先前李龙走的有点急,没说详细情况,现下吃饭的时候,他就把这件事情给顾晓霞都说了。
“这是好事啊。”一听说李龙又给大哥和谢运东他们找了活,顾晓霞一边帮着两个孩子驱赶着蚊子,一边笑着说道,“这样挣钱的活儿应该多来点儿。”
作为李家的媳妇,她自然希望自家过得越来越好,包括李龙的大哥家、大嫂的娘家。
“今年大活也就这一个了。”李龙一边吃一边说道,“不过把这个活干完,大哥他们也能舒舒服服的过个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