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一脸郑重道:“请主公务必信任臣下。”“好…”曹操微微颔首,说道:“奉孝与孤相交这么多年,从未说过妄语。孤当然信任你。孤麾下这二十万大军,就交给奉孝了。还有九公山黄巾的十万大军…奉孝,务必要与他们竭诚合作。能不能击溃袁耀,关键就在黄巾军…”“主公放心,臣明白。”从曹操手中接过兵符,郭嘉对曹操道:“主公,您一定要好好休息。大魏,不能没有主公。臣现在就去调度大军,主公等候我军得胜的消息便是。”郭嘉转头离开曹操的营帐,突然感到喉头一甜,一股鲜血从口中涌了出来。郭嘉连忙以手捂嘴,鲜血从指缝之中流出。若是大魏发展势头良好,郭嘉觉得自己还能有十年可活。可最近这两年,大魏不断遭到打击,郭嘉跟着曹操屡遭挫折、伤神费力,病情恶化得越来越快。这些事情,郭嘉从未跟曹操说过。“主公,臣也没有时间了。就让臣化作流星,照耀我大魏…”与曹操和郭嘉的凄惨相比,袁耀帐中此时一片歌舞升平。袁耀举起酒樽,对麾下众文武笑道:“经过今日一战,诸位想必都能看出。正面作战,魏军并不是我军对手。曹操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与黄巾军两面夹击,击破我军。而曹操所等待的援军,却正是魏军的催命符。只需等到张宁兵至,曹军必败!”袁耀谋臣庞统摇着手中黑羽羽扇,对袁耀道:“如果曹操当真把黄巾当成援军,此战我军必胜无疑。可如果曹操对九公山黄巾心存疑虑,我军就未必能够轻松取胜了。”“嗯?”袁耀闻言心头一动,对庞统问道:“士元这是何意?”庞统道:“如今魏军深入淮南,又得淮南豪族支持,已是不能自拔。曹操绝对舍不得放弃如今的战果,撤出淮南之地。所以不论有没有援军,魏军都会与我军死磕到底。”“我军如今占据优势,所要考虑之事,便是如何转优为胜,彻底击溃曹军。任何可能出现的隐患,主公都要重视才对。”李儒亦对袁耀道:“主公,士元所言甚善。切不可因胜券在握,便大意行事。从古至今,反败为胜、反胜为败的例子可有不少。”庞统和李儒的话,瞬间让袁耀警醒起来。二位军师说的是啊!就在刚刚,袁耀已经是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将曹军玩弄于股掌之间。不论仗怎么打,魏军都只有覆灭一途。只要张宁率军赶到,对曹军倒戈一击,曹军必然发生大规模的溃败。袁耀甚至想在此战生擒曹操,彻底断绝曹魏的希望。可清醒起来之后,袁耀突然觉得这场大战恐怕没那么简单。纵观官渡、赤壁、夷陵等大规模战役,皆是因为主帅志得意满,自以为胜券在握,进而遭受惨败。现在袁耀虽然占据了绝对优势,也当引以为戒才行。袁耀对众人道:“诸位先生所言极是。现在我军虽胜券在握,亦当步步为营。不给曹贼可趁之机。交战事宜,还需细细谋划才是。”曹军营中,郭嘉紧锣密鼓的给诸将布置任务,准备击破乾军。对郭嘉来说,这或许是他此生最后一战,也是最为辉煌的一战。袁耀也在营中与诸多谋臣们商议破敌之策,尽量不给魏军可乘之机。数日后,九公山黄巾终于如约赶到。曹操得知此消息,如约起兵,向袁耀大军发起进攻,准备与九公山合击袁耀。这一战如果能顺利击破乾军,甚至斩杀袁耀,那么淮南之地便尽归曹操所有,天下大势也将重回曹操掌握!到了此时,曹操终于想清楚,一直阻碍自己成就大业的究竟是什么了。是袁耀!袁耀的存在,绝对是一个异数。以往袁术虽然狂妄,却也只能龟缩在淮南一地,做一做皇帝梦。自袁耀出道以来,为袁术开疆拓土,打下了大乾辽阔的疆域。大乾现在甚至已经强大到,将淮南之地让出来都不痛不痒的地步了。而大乾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都是因为袁耀。没有袁耀,袁术就是一个僭越称帝的叛贼,纵有万里江山,也不足为惧。曹操只需遣一上将,就可将袁术击破。曹操想到此处,捏紧倚天剑低声自语道:“袁耀…只要此战能除袁耀,孤有生之年就可一统天下。苍天,若你眷顾我曹孟德,请让我此战得胜,斩袁耀于淮南…”曹军倾巢而出,以孙权统领的三万降军为先锋,向乾军冲杀而来。虽然淮南士族已经把孙权当成了自己人,可在曹操心中从未真正信任孙权。,!他要让孙权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就在两军将要短兵相接之际,魏军的先锋孙权突然高呼道:“将士们,时机已至,随我杀贼!”孙权一声令下,他麾下的三万将士同时倒戈,向猝不及防的魏军杀去。在孙权所统率的将士之后,便是淮南世家所组成的私兵联军。这些士族私兵,皆由淮南世家豪族子弟率领。见孙权倒戈杀来,统兵的淮南士族子弟们顿时破口大骂道:“孙权,你竟然背叛我们!”“枉费我等如此信任于你!”“汝如此行径,与鼠辈何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亏我淮南士族接纳于你!”一时间,‘鼠辈’之声不绝于耳。在淮南士族眼中,孙权甚至比袁耀麾下的乾军将士更加可恨。对于‘鼠辈’这种辱骂,孙权毫不在意,心中甚至有些兴奋。他挥动手中宝剑,大声回应道:“尔等蠢笨如猪,岂识我妙计?子明,随我斩杀这帮蠢猪,主公正在看着我们呢!”孙权统兵的能力不太行,他也有自知之明。所以这次来当卧底,他向袁耀讨要了吕蒙、阎行二将。上次坑孙策,三人配合得极为默契,袁耀便毫不犹豫的将此二将派给了孙权。此时三人再度联手对敌,可谓是珠联璧合。:()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