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灯火明暗 > 山雨欲来(第1页)

山雨欲来(第1页)

春天来了,南州的早晨总带着几分未褪尽的湿意。院子里树叶又长出新的,但风一吹,却有几片冬天没落尽的倔强地打着旋飘下来,贴在晨湿的石板上。

早餐桌上,照旧铺着熨得平整的桌布,银壶里是温着的牛奶,碟中是陈母早就忌了的西点,仍由管家例行端上。没有谁说要改,但这些小地方的“照旧”,有时比“改变”更让人不安。

“今天怎么没看见晨报?”陈母唐敬微淡淡问了一句。

“来了的,太太,送进书房了。”管家答。

她放下刀叉,走进书房取出那叠报纸,在沙发上坐下,随手翻开。第一版是政事,第二版是外贸,直到翻到第三版副刊,才缓缓顿住。

是一则小报上印着的评论,署名是个从未听过的笔名。标题却扎眼得很:《南州望族夫人昔日风光,今朝暗潮涌动?》。

她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笔法显然不算高明,语句堆砌,却句句带刺,说的是市面上对陈家近日生意“变化”的猜测,也隐隐提及“陈夫人性情强势,凡事掌权,打压陈家男丁”,甚至连她昔年入主陈宅前的出身也拐着弯提了一句。

她没有评论什么,只是把报纸合上,折得一丝不乱。

那一瞬间,她脸上没有半点怒意,只有一种格外沉静的锋利,就像削过头的一柄刀,收回鞘中。

这时陈蔚青从楼上走了下来,规规矩矩地坐到餐桌上,女仆忙把她的那一份西式早餐端上来。

“太太,芳太太那边传话,说今晚茶会临时改到下周,说是家里有亲戚来了。”管家小心翼翼地说道。

“改了就改了。”唐敬微淡声道。

管家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陈蔚青,压低声音,又说:“前几日黎家送来的回帖,说陈小姐最近和那位沈家二少来往甚密,坊间有几句闲话……太太您看,要不要回一封帖子解释下?”

陈蔚青浑身一抖,往嘴里送点心的手一顿,又假装若无其事的继续。

母亲只一字一句地回答说:“该回的帖子,一封也别落。”

管家点点头,走了出去。待管家走远,母亲终于开口,但语气还是淡淡的:“你最近常和婉芝见面?”

“嗯,在她家和她一起学法文。”蔚青点头。

“噢?只是学习?学得怎么样了?”

蔚青愣了一下,没来得及答,母亲已经起身,把报纸放在桌上,有些用力,发出“咚”的一声。她没有再追问,也没再说话。

上午的天气暖得有些过分,阳光透过窗棂,把书桌上的稿纸照得微微发亮。热气在空气里打着旋儿,晕开了一种静谧得近乎停滞的沉默。

陈蔚青窝在书桌前,翻开那一叠从梁老师那儿借来的逻辑代数教案。铅笔夹在耳边,手边的笔记本已经写了满满三页,密密麻麻,布满她对命题的演绎、等价变换、真假值判断。

可她忽然翻累了,脑子像在一阵一阵地发胀。

她把笔记本合上,又把桌上的教材推到一边,拉开抽屉,从最底下那格抽出一摞夹着旧稿的纸夹。

里面是她自己整理的“问题-答案”表,每一道题目像是某种“思想的零件”,她曾反复改写它们,用它们作为推理的一部分,作为“那台机器”的输入参数。

纸张有点皱了,左上角有个被揉过又摊平的折痕。她看了看,前六个问题都已经被写好。

她提起笔,迟疑了一下,写下:问题七:如果你必须违背某些原则才能完成它,你会接受吗?

字迹一开始还端正,到最后那个“吗”字的时候却歪了一点,像是有什么微小的犹豫突然挤进来了。

她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眼神有点发空。

片刻后,她低头,又写下:问题八:你是否相信,这件事只能由你来做?

写完这句,她的呼吸轻轻顿了一下,仿佛自己也没意识到,这两个问题其实不是为了那个机器在问,而是为了她自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