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道义则需要做出顺应人心、顺应民心的事情,并且以她曾经在初高中学到的历史知识分析,所谓道义人心所辐射影响的范围越广,帝王道义的成就越高。
nbsp;nbsp;nbsp;nbsp;原本拯救黎民拯救大周朝的任务,根本不在刘子晔脑海设计的范围之内。
nbsp;nbsp;nbsp;nbsp;但从今日刺史府积分入账时,系统的提醒来看,三项积分值竟然还必须要保持平衡。
nbsp;nbsp;nbsp;nbsp;也就是说,一味的按现在的路子继续获取积分,很快就会碰壁。
nbsp;nbsp;nbsp;nbsp;她不得不稍微转变一下思路,假设自己真的是有志于收拢人心、创一番帝业,还要行动小心翼翼的野心造反家,接下来该怎么做?
nbsp;nbsp;nbsp;nbsp;第二天一大早,刘子晔叫来了忙碌半宿的杜晖。
nbsp;nbsp;nbsp;nbsp;开门见山的对杜晖道:“刺史府那里欠王府的食邑爵禄清算一事,就要劳烦杜先生多掌着些数了。”
nbsp;nbsp;nbsp;nbsp;“小侯爷放心。”杜晖胸有成竹的答应。
nbsp;nbsp;nbsp;nbsp;这件事可以说是他近几年来,办的最为舒心的一件。况且曾经他就是王府上的长史,对这些东西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于他而言,实在不过是根本不消耗什么心力的事。
nbsp;nbsp;nbsp;nbsp;只不过呢。
nbsp;nbsp;nbsp;nbsp;伊伯利既是摆明了认怂,他杜晖就必然不会叫他舒坦。
nbsp;nbsp;nbsp;nbsp;无论刺史府还是伊府,哪怕是藏到地里的好东西,他杜晖都要一一长眼,给他挖出来,搬回西关侯府!
nbsp;nbsp;nbsp;nbsp;他这个人,愿意为了一个人一件事而长年累月的忍辱负重,可是,但凡能让他有机会翻身,那他心底记得一笔一笔的帐,必然是要好好清算回去。
nbsp;nbsp;nbsp;nbsp;杜晖忍不住笑了笑。
nbsp;nbsp;nbsp;nbsp;从前西关王说他,想不到他这样一个睚眦必报的人,竟然能守在西关王府这般窝窝囊囊的一呆十几年……
nbsp;nbsp;nbsp;nbsp;西关王说的不错,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心胸宽广,以德报怨之人。
nbsp;nbsp;nbsp;nbsp;正此番作想的杜晖,却听对面的小侯爷又补充说:“杜先生,布料、铜铁料、木料、炭这些,他伊伯利刺史府的府库和私库有多少,本侯爷就要多少!耕牛但凡是活的,也全部拉过来!马匹不必,侯府现在人员大不如前,完全够用。粮食只要够全府上下吃用一到两年之期,多的不用。金银最次,适量即可。”
nbsp;nbsp;nbsp;nbsp;“这……?”杜晖无法理解的迟疑一瞬。
nbsp;nbsp;nbsp;nbsp;他在西关王去世之后,度过了极其黯然的三个月,昨天总算重新找回了自己。
nbsp;nbsp;nbsp;nbsp;正处于极佳工作状态当中的他,尽职尽责的替刘子晔分析道:“布料和炭,小侯爷想必是虑着过冬之用,您的心思杜某是能明白的。只是,如今侯府上下不过百口之众,这些东西够用过一两年也便够了,何以要有多少要多少?”
nbsp;nbsp;nbsp;nbsp;“还有粮食,今秋咱们西关郡,经历了一场大的霜降寒潮,粟米在抱浆的时节,产量只有去年的一半。粮食的短缺已是必然!何以侯爷不多多攒些粮食?”
nbsp;nbsp;nbsp;nbsp;“昨日咱们寄送至燕京的奏疏,已可解侯府倾覆之难,就不得不考虑的长远一些。之后咱们只凭借着侯府如今不过百余亩的永业田,如何渡过没有封户食邑,没有朝廷封赏的三年方是关键。杜某认为,粮食是万万不能缺的。”
nbsp;nbsp;nbsp;nbsp;杜晖心中还有没说出口的盘算是——
nbsp;nbsp;nbsp;nbsp;趁着这次机会,多要来些粮食和金银,在即将来临的饥年灾荒时期,以西关侯府的名义施粥或者散钱,必然能大改小侯爷原先在边北之地的不利声名。
nbsp;nbsp;nbsp;nbsp;刘子晔问:“杜先生可是想,叫本侯以告慰父王在天之灵的名义,在今年冬天设置粥棚,为西关百姓施粥,挽救一下此前的岌岌可危的声名?今后,我西关侯府,也好在此地立足。”
nbsp;nbsp;nbsp;nbsp;她将杜晖未出口的话直接点明。
nbsp;nbsp;nbsp;nbsp;因为她记得,在原世界线当中,这位杜先生在转而投靠翼阳王之后,就常以此计,吸引战乱当中离落的流民,一步步扩大翼阳王一脉的影响力和军民实力。
nbsp;nbsp;nbsp;nbsp;这个做法她不否认,的确很有用。
nbsp;nbsp;nbsp;nbsp;她也认为在必要的时刻,需要如此来救一时之急,或打出扶济苍生的招牌,以收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