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阁内茶香袅袅。
定王嘴角微微勾起,听着下首官员们互相寒暄。
这是母后特地为皇子选妃准备的宴会。
众人皆知,定王三年前曾有位贤良淑德的王妃,却红颜薄命因病早逝。
自那以后,他便再未续弦,引得京城闺阁女子暗自神伤,朝堂上下也多有揣测。
有人说他在府中设了衣冠冢用来怀念亡妻,有人瞧见他书房里还摆着王妃生前最爱的湘妃竹帘,便认定他是世间少有的痴情种。
更有甚者传言,定王拒绝了所有议亲,只为守着那份亡妻之爱。
可实际上,定王垂眸望着杯中游弋的茶叶,眼底闪过一丝讥讽。
对他而言,女人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是权衡各方势力的筹码,是锦上添花的物件,没什么要紧。
王妃的离世,于他不过是少了个表面上的贤内助。
但如今皇位之争越来越激烈,他需要一个娘家势力强横的王妃来帮自己固权。
定王扫视群臣一眼,心中已经有了正妃和侧妃人选。
兵部左侍郎周崇望跟他外祖家有姻亲,此人虽只是正三品,却掌管大安铁骑军,其兄周崇山任蓟州总兵,麾下八万边军皆是精锐
更关键的是,周家姻亲把持着江南造船局,财力不容小觑。
皇位之争要有权,却也要有钱。
内阁首辅沈砚,入阁七载,门生遍天下,孙女沈明薇以神童之名闻名,十二岁便能代父批阅公文。
最重要的是沈家掌握着言官体系,若得他支持,朝堂上的风向自己便可掌握。
刑部尚书赵维翰之女赵玉瑶。
赵维翰执掌刑狱多年,门下刑部郎官、大理寺评事皆是其亲信。
三女当中周雪儿的背景最大,皇后本属意她为正妃。
定王却对此并不赞同,周崇望虽只是三品,却握着大安最精锐的铁骑军。
现下的确是他的助力,但日后难免尾大不掉。
更要命的是江南造船局。
周家姻亲把持着这个聚宝盆,每年造出的商船、战船不计其数。
金钱与兵器勾结,便会生出野心。
唯有赵玉瑶的刑部势力,最合他的心意。
赵维翰就像藏在阴影里的刀。
刑部郎官、大理寺评事,皆是赵门亲信,可这些人干的是“脏活”,永远见不得光。
立赵玉瑶为正妃,既能借用她背后的势力,又不用担心外戚坐大。
他们越隐秘,越能替他做那些不能明说的事。
而这样的人,注定会成为朝中的公敌,对他不会造成什么威胁。
皇后只看到周家的显赫,却忘了外戚势大的隐患。
他要的从来不是借势,而是控势。
让周家掌兵、沈家掌笔、赵家掌刀,却让这三把刀的刀柄,都握在自己的手里。
定王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对面坐着的三皇子和四皇子。
宫中皇子也只有二人与他年岁相当,他们搬出宫外立了府邸,却都还没有封王。
四皇子外祖家不过是个五品编修,满门皆是皓首穷经的书呆子,连言官弹劾都嫌没油水,自然不足为虑。
倒是左手边的三皇子,此刻正端着茶盏向他颔首,嘴角噙着惯常的温和笑意,眼角眉梢皆是无害的弧度。
他母妃正是丽妃,极得圣宠,外祖父是正一品大将军,掌十万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