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祥瑞 王莽 > 第83章(第2页)

第83章(第2页)

把目光溯回到新朝建国之初,那一天,崔发终于被封侯了。

崔发的祖父是昭宣时代的侍御史,父亲崔舒先后在四个郡当郡守,是当时颇为有名的能臣。崔发还记得,父亲带着一家人辗转任职,兜遍了半个汉家天下。所幸他的母亲师夫人能通经学和百家言,承担起教育他和弟弟崔篆的任务。兄弟俩的儒学素养都很高,崔篆在郡府担任郡文学,崔发则开设讲席,收徒授课。

命运的殊途正是从这里展开,不甘寂寞的崔发离开故郡,到长安投奔了王莽。作为汉朝的“官三代”,崔发为王莽解说符命,甘当爪牙,把各类神秘可怪的事情说成是汉家将亡、王氏将兴的朕兆。到了新朝,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他被封为“说符侯”2。

“说符”这个爵号,可谓实至名归。

虽然他的弟弟崔篆两次拒绝出仕王莽,但他们的母亲师夫人还是因为教子有方,得到了王莽的恩赏。皇帝亲自赐尊号“义成夫人”,赐金印紫绶,这是相当于三公的待遇;赐“文轩丹毂”,即高贵华美的车。崔氏家族成了新朝的显贵3。

崔发把符命作为博取高官厚禄的天梯,的确是抄了近路。

国师刘歆此时正忙于为新朝改制,不知是否留意到,皇帝越来越宠爱崔发。毕竟,刘歆精研沉思的是大经大法,本质上是借王莽来弘扬儒家;而崔发擅长的是解说符命,意图用图谶来维护皇帝。二者品质截然不同。

孔子曾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至于一向厌恶符命和谶纬的桓谭也渐渐觉察出,王莽即位后对符命的笃信愈演愈烈。他于是日渐沉默4,亦不寻求飞黄腾达,往来于刘歆和扬雄之间,谈经论艺,记录时局,倒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态度。

始建国元年,有可能是出于崔发的建议,王莽逐渐建立起一套以符命为核心、直接听命于自己、执行特殊使命的新队伍。

虽然史无明文,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支新的队伍是存在的,其关键词就是“五威”二字。

新朝刚建国,在改正朔、易服色的同时,将使节所持的牦旛也就是旗子,颜色统一定为土德的黄色,署名统一为“新使五威节”,意思是:

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5

威命,就是与五行、五德、五帝相配的神圣意志,所以叫作五威。新朝的建立是根据皇天上帝之威命,“威”体现着神力和威力的强制性,“命”包含着符命和五德的必然性。这正是王莽建立这套编制的意图。

始建国元年秋天,王莽建立了“五威将帅”队伍,领头的是新朝大司空王邑的弟弟、掌威侯王奇。共分十二队,每队由五威将担任“队长”,“队员”是五名五威帅,加起来一队六人,共七十二人。他们分头奔赴天下,向新朝臣民以及四周各部蛮夷颁行符命,并将汉朝颁发的旧的印玺、绶带、头衔全部换成新的。

符命一共有四十二篇,总而言之,都是新朝得以兴起的征兆。其中最早的,是汉文帝时期曾经发现过黄龙的踪迹。当然后来的居多,例如王氏家族祖坟的木头柱子长了新叶、茂陵发现的带字石头、大风吹来的铜符帛书等等。

从这年的秋天到第二年春夏,往东直到玄菟、乐浪6,往南直到益州、句町7,往西直到西域,往北到匈奴边境,人们时不时会在驿道上见到一群装束奇特、衣着艳丽的人:

他们乘坐的车都是由母马拉的,车厢上画着天文星图,乘车的人背后插着山鸡光彩夺目的长羽毛,摇摇晃晃,熠熠生辉8。领头的五威将手里持节,号称“太乙之使”,其他五个人手里持幢,号称“五帝之使”。

这些人每到一处郡县,就召集臣民来听符命。其实,“太乙”就是“泰一”,“太乙五帝”合起来就是前面说的“皇天上帝”。他们来宣读讲解新朝的符命,就是在传达皇天上帝的威命。

因此,颁符命这个动作非常重要。符命是上天允许王莽称帝的证明,是同意新朝建立的“批复”。所以,皇帝必须让天下四夷都知道,五威将帅们的装束也必须彰显神性。

这种做法在后世逐渐被视同儿戏,并不常见,但在一些小说里颇能见到,比如《水浒传》里,宋江之所以有资格“替天行道”,其合法性来源于九天玄女送给他的三卷天书;而在《隋唐演义》里,程咬金即使当瓦岗寨的山大王也得靠天书。

热门小说推荐

逆武丹尊
我妖选太白逆武丹尊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