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祥瑞 王莽 > 第77章(第2页)

第77章(第2页)

而行政区划的剧烈更改,导致地方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无政府状态。有的郡县职位空缺得不到及时补充,剩下的官员身兼数职,疲于奔命,或是大权独揽,无人制衡;有的地方官趁机大搞腐败,盘剥百姓。郡县的诉讼案件大量积压,监狱人满为患,有人没有罪也被长期关押,最后被放出来不是因为案子办完了,而是赶上了大赦。边境的军队因为行政调度的失效,粮草供应跟不上,一些军队出现了哗变。

俸禄的无法落实和地方上的无政府状态,使得各级官吏对王莽离心离德,对新朝的热情也渐渐消退。按照常理,皇帝越是集权,官僚体系越是趋向于暗中对抗,王莽虽然大权独揽,有效权力却日益萎缩,没法有效传导到地方,甚至号令不出长安城。基层官员利益受损更严重,后来更始帝和光武帝起兵的队伍里,有大量新朝的基层官员加入。

王莽对这些后果,很可能茫然无知。这可从太傅平晏去世后,他选拔唐尊接任太傅之事略见一斑。

唐尊在汉末就是儒学名士,也是王莽最坚定的支持者。成为太傅之后,唐尊身着简朴的小袖短衣,出行时乘坐母马拉的柴车,居家时在干草上坐卧,吃饭时用瓦器当餐具,还把这些粗陋的餐具送给公卿,暗示他们也要勤俭。有时候,唐尊出行时看见男女并排走路,觉得有伤风化,就学着《尚书》里的“象刑”,把男女行人的衣服用红色涂抹一番,象征性地惩罚一下。

王莽听说后,大为宽慰,下诏让公卿们都向唐尊学习,把唐尊立为官僚的楷模,封为平化侯。

因为此事,后人常说王莽迂腐。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这就是他眼中官僚应该具有的样子。

注释:

1 《汉书·王莽传》,第4116页。

2 《汉书·王莽传》,第4116页。

3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一讲。

4 《汉书·王莽传》,第4135页。

5 《汉书·王莽传》,第4153页。

6 有说是横搜五次。但据汉武帝大搜十几日之情况推测,当是一次五天。

7 “附城”的情况较为复杂,如桓谭被封为“明告里附城”,《汉书》明言这是他曾担任使者、擅长“明告”(宣传)的意思。出土的新莽简里,有奉圣里、通耻里、墩谶里、仁勇里等,从字面看也是如此。但“里”是县下的行政区,与郡县性质不同。例如北京有“建国里”社区,既是存在的地区,也是美称。

8 阎步克:《诗国:王莽庸部、曹部探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9  以上汉代诸侯王的册命礼仪,参李俊芳:《汉代册命诸侯王礼仪研究》,载《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2期

10 《汉书·王莽传》,第4129页。

11 《汉书·王莽传》,第4140页。

12 王莽显然把“无锡”的“无”字理解为“没有”,但无锡、乌伤等地名,应是吴越古老方言的音译。

13 孟祥才:《王莽传》,第219页。

14 孟祥才:《王莽传》,第225页。

15 《汉书·王莽传》,第4143页。

16 纸屋正和认为,王莽长年在京师,只有短暂的遣就国经历,因此“对地方一无所知”,“并没有处理行政实务的官员经验”,见氏著《汉代郡县制的展开》,第47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但考虑到王莽在称帝之前已总揽行政事务多年,且治理卓有成效,绝不可能如此。

三、再造危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